第124章
听了这一番话,醉态毕露的魏度这才放下心来,任由她收拾去了。绿珠默默收拾干净残局,又为他斟了一杯酒,暗自垂着泪。
不过灯火几轮明暗间,帐中恢复了之前的平和。
帐外站岗的兵卒被方才那一闹吓了一大跳,清醒了大半,见帐中仍然载歌载舞才放下心来,接着陷入美梦当中。
然而,没一会儿,帐中传来了酒器破碎的声音,似乎被打砸在地,之后再没听见有任何言语声。
“大人在里面不会出了什么事吧?”
有个小兵犹豫了起来,迟疑地说。而另外几个人面面相觑,惶惶不知所措。
就在此时,帐内传来一声女子的尖叫。紧接着,便有一女子鬓发散乱,提着松松垮垮的艳丽长裙,踉踉跄跄地跑出帐外,口中大喊:“不、不好了,魏度、魏大人他,暴毙了!”
“......什么?不过设宴喝了点酒,人就这么殁了?”
一大清早,柴威得知了这个消息,简直难以置信。
“正是。”站在下首的下属答道:“宴席还未撤下,魏大人突然声音沙哑,咳嗽几下后就说不出话来,而后呼吸困难,脸色发紫,口吐白沫,毫无征兆地倒了下去。当场没了气息!”
柴威面露悲痛,眼神却凌厉无比,巡视众人道:“这其中必有蹊跷!我觉得像是谋杀。不知诸位先生,有谁能助我调查此案,找出真凶?”
良久过后,堂下依旧无人敢应声,大部分人环顾左右,都在逃避这个问题。
“主君,我想举荐一人。此人精通仵作之术,或许能派上用处。”
倏忽,有一人从堂下走出,躬身拜言。
柴威定睛一看,不禁觉得他十分面熟。得了旁边人的提醒,才想起这正是自己半月前看上的,能够改进武器的那位举人陈寅。
柴威不由大喜过望,连忙招呼他走上前来:“不知先生想要举荐的是哪位贤士?”
“倒也不算什么才人贤士,不过是山野间一术士罢了,”方宁随着陈寅款款走上前来,潇洒一揖,就算是拜见过了,“在下方宁,见过主君。”
说着,她抬起眼,霎时锋芒毕露,目光炯炯有神:“如果主君信我,不妨让我一试。”
“好,我信你!”
柴威好不容易才得了一个能用的人,想也不想,立马就答应了下来。
方宁也不啰嗦,直接踏入魏度的营帐,即刻让他人去做好验尸的各项准备,再度和尸体打起交道来。
“体表没有外伤,皮肤和口腔、鼻腔等表层呈现青紫色,气道阻塞严重,导致全身血液流动受阻,眼膜内的细小血管内大量的聚集,使眼睛充血,白眼球部分点状出血。瞳孔散散大明显。且皮肤摸起来湿冷,双手双脚痉挛僵硬成曲爪状。但没有中毒迹象。”方宁将魏大人从头到脚检查一遍后得出结论,接着取来银簪一一检验当时宴席上的酒食等器皿,肯定道:“食物中也没有下毒的迹象。”
她专业的操作手法,让柴威和其他人说不出半点质疑,一个个瞪着眼仔细观摩。
“会不会是什么奇怪的不易发现的毒?”柴威皱着眉头提出异议。
方宁不以为然道:“虽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我还是更倾向于魏大人是因为自身的疾病而暴毙,比如吼哮症等,让人短时间内会窒息而亡。要是主君不放心,可以煮熟尸体验其骨。”
说完,她将中毒这个因素暂且放过,转而挨个询问当时在场的人和经常服侍魏度的随从,魏大人在宴席上或最近是否出现胸闷气短、嗜睡烦躁等症状。
“有的有的!”待在魏度身边时间最长的一位随从站了出来,“大人早年就有气急、胸闷的毛病,喝了酒就会变得尤为厉害。特别是近几个月,他时常酗酒,因此咳嗽也比之前凶了很多!”
“这么说来,魏大人的脾气确实......他昨日还为了一点小事当众发怒了,往常他都不会如此暴躁......”
众人交头接耳,所说的话被方宁捕捉到。
她敏锐地感知到了些什么,起身在魏度昨夜坐着的位置附近观察了一番。
须臾间,方宁似乎在案几下面的角落里发现了什么,遂俯身去捡拾。
“怎么了?”陈寅见她迟迟没有出声,似乎有些担心。
“果然。”方宁不知拾起地上的什么,将手摊开来给他看,里面是一团再普通不过的柳絮,接着又在其他几个地方发现了此物,或地上,或桌上,或窗边。
“你是说......”陈寅恍然大悟。
她接过话来:“魏度大人有哮吼病。原本症状尚可缓解,然而随着终日的酗酒,加之山谷内气候花草树木繁茂,病症逐渐加重,一切迹象正好可以与魏大人死前的状态对上!。酒和柳絮都会引发哮吼症,救治不及便会有性命之忧。”
“那是谁把柳絮带进来的?”柴威常叹口气,追问。
“现在不过是早春,自然比不过江南,因此这个时节的柳絮必然是有人从外面带过来的。不过据我所知,最近刚从外面进山回来的,就只有一个柳副将了,”方宁目光直逼一旁一脸懵懂的柳副将,“至于是意外而死,还是早有阴谋,这就要问他了。”
“不不是我。我没理由杀人啊。我与魏度往日无缘见日无仇的,何必呢。”柳副将吓得连连摆手解释。
“来人先把他给我带下去,晚些我要亲自审问。”柴威不置可否的打量着柳副将,半信半疑的吩咐旁人,旋即回头对方宁拍手赞道:“好啊!不愧是陈举人推荐的!”
“谢主君抬爱。”陈寅在一旁连忙谢道。
方宁微微颔首,笑道:“雕虫小技不足挂齿。能为主君分忧我很荣幸。”
柴威对二人的话很满意,话锋一转,道:“此地地穷山僻水,我近来总为之心忧。我希望寨子里的兄弟们日后能顿顿有酒有肉,兵马粮足。既然方娘子是个江湖术士,不知是否懂一些观山定穴的风水之技?”
这话正中方宁下怀,扬扬下颌,颇为自信的接道:“不才,略通风水。寻宝盗墓,鲜少错过。如若不嫌,愿为主君效犬马之劳!”
柴威拍手开怀大笑,“好好好。我现在有一大墓的线索,但只知其所在的大概方位,找不到明确的地点与入口,更不知其中是否有厉害的机关,急需一精通此道者为我开门掘金。事成后必有重赏。”
第117章
献祭
朔风吹急,星月阑珊。
跃动的火光逐渐微弱,有一双手从黑暗中伸出,拨了拨盏中的灯芯。
焰火被挑起,在破败的墙上投下一片光影。
一张地图缓缓在灯下展开,显露出线条标记的曲折的河流与蜿蜒的山峦。
“我要你去找一座墓。”
方宁盯着摊开在眼前的地图,指腹抚上粗糙的纸面,凝神不语。
图纸上山脉纵横,走势非同寻常,略通地形的陈寅有些警惕起来,问道:“是谁的墓?”
“不必担忧,不是什么当朝贵人的大墓,”柴威笑道,“这图上所指引的是前朝大官秦谷的墓。”
“那个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传闻他的墓可是藏有不少机关暗术的啊!”陈寅一时失声,焦虑的转头看向方宁。
“这桩事,我应下了。”方宁抬眸看向柴威,乌黑的眼眸在烛火的映照下晦暗不明。
“不过,我需要一个助手,”她转而朝陈寅那边抬了抬下巴,“他得跟我一起。”
“那是自然,”柴威呵呵笑道,“等你们二人回来了,我还要喝你们的喜酒呢!到时候,我
可要亲自为你们证婚!”
接着,他将一张信封推了过来:“这是墓地大致方位和地图,接下来就看方娘子的了。”
“定不负主君所托。”方宁躬身行礼许诺。
“那明日一早,我便纠集山寨中十几个功夫不错的人手,让他们跟着你,一路互相照应。”柴威说罢,挥了挥手,示意二人下去。
方宁与陈寅应声退下。
陈寅一出柴威的营地就忍不住嗤笑道:
“反贼想挖贪官的坟,倒是可笑!”
方宁附和他笑笑,却很快掩下眼帘,抹平了嘴角。
她心中正琢磨另一件事:要寻找藏有巨宝的前代大墓,可手中只有大致方位与一张图纸——这样的情节与先前发生的关于《步天歌》秘考队的种种何其相似!
莫非,这个柴威手中也有《步天歌》的残页?
方宁思寻到此处,已有了些论断。
她停住脚步,扶住小腹,偏过头与陈寅道:“你先回去吧,我身上稍微有些不舒服,要晚点再回去。”
陈寅愣了片刻,只当她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没有多问什么,简单关心两句便答应了。
眼见陈寅逐渐消失在田野的夜幕尽头,方宁不再犹豫,抽身朝柴威房中赶去。
时过夜半,营地里的看守大多打着瞌睡。只身潜入的方宁很容易就逃过了他们的眼睛,翻过高高的围栏,借着夜色跳入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