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惊悚推理>匠擎> 匠擎 第9节

匠擎 第9节

  这、这就是神仙……也修不好啊!
  第12章 造假
  我呆愣愣的看着木匣子里的东西,一颗心瞬间往谷底沉,整个人都懵了。
  而这时,随后过来的李尧,顺势一瞧我包里的东西,整个人都蹦跶起来:“碎了!”
  我抹了把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道:“我知道,不用你提醒我。警察呢?”
  李尧窝火道:“追人去了,这地儿没有监控,要是追不上,恐怕就……”说完,他神色不善的瞪了旁边的姑娘一眼,道:“我说你大晚上的,钻进这巷子里干嘛?你这不是等着犯罪分子送上门吗?”他又黑又瘦,此刻面色不善,将那姑娘吓了一跳。
  那姑娘嗫嚅道:“我、我就是出来喂流浪猫,没想到……”
  李尧立刻指着我地上的包,道:“看见没,看见碎的东西没?知道这是什么吗?古董,宋朝的!今儿全被你毁了。”
  姑娘一听,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木匣子里的碎片,顿时懵了,半晌才嗫嚅道:“真、真的假的呀?”
  李尧嘴里嘶了一声,急了,道:“嘿,你这话什么意思?觉得我俩想讹你啊……”不等李尧说完,我打断他,道:“算了,别说了,先回吧。”
  “不、不是……你这东西,现在成这样了,修也修不好,总得赔偿你那主雇吧?这事儿,这妹子是不是得负一定责任啊?”李尧顺势拦住那姑娘的去路,一副生怕负债人跑路的模样。
  我看他这么上心我的事儿,虽然这会儿心里沉甸甸的,却也被李尧给感动,松快了一些,于是我道:“真让她赔,你觉得她赔的起吗?再者说,这也不能怪她,是那几个混混下的手。”
  李尧赶紧冲我使眼色,凑到我身边,小声嘀咕:“这地方没监控,那几个孙子跑的又快,我估计他们是抓不着了。就算抓着了,你看那几个小混混,浑身上下的穿着行头,一溜的网店爆款,二十包邮,混得还不如我呢,更是赔不起啊。你好歹让这姑娘,能赔多少是多少呗。”
  我没说话,配合着警察做完笔录后,便拽着李尧回了家,让他自己个儿收拾歇息,我则迅速打开电脑,将之前拍下的照片找了出来。
  这件端瓶到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存照,各个角度的高清照片,被我放在了电脑专门的文件夹里。给自己修复的东西留底档,是我的习惯,此刻我万分感谢自己这个习惯。
  事到如今,我也是被逼上梁山,不得不换条路子走了。
  如今原件损毁,而且由于是比较特殊的金丝铁线,碎裂后,全是沿着铁线的纹路裂开的,修复难度极大,至少目前来说,我是做不到深度还原,天衣无缝的。
  一但郑老板找上门来要货,我该如何交差?
  之前我一门心思,想要将事做到最好,不愿意做‘形活’,干些徒有其表的事蒙混过关,特别是在古董文物的修复上,干‘形活’和造假几乎没有任何差别。
  然而此刻,这个形活我不得不干了,否则,还真指望让那小姑娘或者那几个小混混赔偿不成?我这会儿只能先找一个理由安慰安慰自己,辟如差点儿被端瓶里的虫香害死,又辟如这东西刚出土,来路不正等等。
  一番自我心理疏导后,心里也没那么难受了。
  接下来的几日,我将自己关在房中的工作室内,对照着留存的高清图片,干起了‘形活’,也就是造假。
  修复古董,最难的不是外形,而是工艺和文化价值。
  干形活,我可以按照高清图片,完全复刻出一个一模一样的端瓶来。
  这种造假的手段,历来被爷爷称之为行业败类,业界毒瘤,没想到我卫无馋今日,也不得不为了自保,造假一次。
  花了半个月时间,我弄出了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仿品。
  这段时日,李尧自己出去找房子住了,我原本为了还尧妈人情,想帮尧妈照看他一番,但这次造假的事,让我心里头很不安,也不愿让第二个人知晓,便只能打发他离开。
  好在李尧早就想单飞,我让他走,他二话不说屁颠屁颠的就跑了个没影。
  看着眼前的端瓶,我估算了下时间,离我和郑老板约定的交货时间,刚好还剩一个月。
  此刻,摆在我眼前的端瓶,是一件相当完美的复刻品,
  外形、釉质、每一条纹路中的颜色变化、深浅走势,全部搬照图片,手工打磨,唯独还差一样。
  贼光。
  瓷器有瓷面流光,不同的釉质、不同的工艺,会使得瓷器的瓷面光有很大的差异。这点差异,在不懂行的外人看来,是根本看不出区别的,但对于懂行的老手来说,辨别瓷面开光,也就是俗称的‘贼光’,是非常要紧的一门学问。
  我不知道郑老板对于古董,到底有几分造诣,但既然要造假,就得造到极致。
  新出的瓷器,开光过于亮,非常扎眼,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物件主人的抚摸把玩,开光会逐渐内敛,变得温润敦厚。
  在古玩圈,瓷器的‘赏光’也有许多说道,一件瓷器,甚至会因为它后期的变光,产生价值提升。
  这种变光,来源于时间和人手抚摸时,长年累月形成的包浆。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和这件假货连了根,天天抱孩子一样,抱手上玩,也不出门,只想着尽量将光面弄的内敛温润一些。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月底该交货的时候,瓷面的贼光已经隐匿了,光面看起来很是油润。
  我提前一天收到短信,郑老板说临时有事,没法到茶楼交货,让我将东西,送到一个叫‘渡云阁’的地方。
  这名字我听着有些耳熟,思索片刻才记起,这是金陵城一家挺有名的古玩店,门脸做的很大,我曾远远路过,看过一眼,仿明清建筑的三层楼,飞檐斗角,气派非凡,属于普通人往门口一站,都不敢往里走的类型。
  送去‘渡云阁’?莫非这郑老板,打算直接把东西卖给渡云阁?那种大店,店里肯定有十分专业的‘掌眼’盯着,我这……不会漏馅儿吧?
  第13章 掌眼
  日头火辣。
  我站在朝天宫的街道上,远远眺望着斜对角那栋气派的楼宇。
  街道两边,除了规整的店面外,还有许多扯着布,蹲地上等买卖的小贩,上面摆着琳琳琅琅的所谓‘古玩’货物。
  金陵城的朝天宫,是和北京潘家园齐名的古玩旧货市场,早些年,这里低价淘出过许多宝贝,来这儿碰运气捡漏的玩客很多。
  但现在,市场更加繁荣,捡漏的运气却大大减少了,因为该捡的漏都捡的差不多了。
  我戴着鸭舌帽,沿着街道慢吞吞的往凌云阁走,以往我得空,也经常来这一片儿逛,练练自己的眼力。
  虽然很难接到古董修复类的活计,但咱功夫不能搁下,时常打磨,才不至于手生、眼生。
  街道上人来人往,两边的铺子里,游客们进进出出,不时能听到古董小贩们冲客人吹牛的声音,什么家传宝、什么建筑工人手里收的、什么老坟地里滑坡自己冒出来的,一个个儿的编故事,编的贼溜。
  您要平时没事儿做,来这儿看看,听这些小贩吹牛说瞎话,也能消磨上一天。逛累了,附近还有茶楼、戏园、会所一类的,没钱的去茶楼里坐坐,有钱的去会所享受,是个能玩一天的地儿。
  走到凌云阁门口时,进出的游客明显少了,气派的店面,将闲逛的看客们,以一种高姿态拒之门外。
  光门口的台阶,就修了七层,这在现代建筑里算比较少见的了。
  整了整帽子,我压下心中的虚气儿,抬步走入了店中。
  里面是仿古的陈列,沿壁竖着红木陈列柜,隔着干净透明的玻璃,每件儿东西,都单独隔离出一个空间。
  不同物件,不同的灯光,设置不同温度和湿度,一看就很专业。
  毕竟古玩这东西的保存,对环境、温度,有很高的要求。
  进门也没人招呼我,里面只能看见两个女店员,一个在台面前坐着,一个在巡场,招呼着一位看客。
  我走到台面前,道:“你好,我找这儿的齐掌柜。”
  女店员看起来不冷不淡的,问:“有预约吗?”
  我道:“有的,我姓卫,来送货的。”
  她让我稍等,打了个电话,挂了电话后,便对我道:“内堂请。”说完,便在前面领路,带着我往后走。
  绕过一面绣着仙鹤兽龟的屏风,穿过一扇开着的门,便见内堂里坐着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穿着一身短褂,手里正拿着一块放大镜,仔细观摩着桌面上放着的东西,应该就是我要见的齐掌柜。
  见我进去,对方收了放大镜,示意女店员将桌面上的东西取走,我瞟眼看了下,像是一块儿古玉。
  “来了,请坐。”齐掌柜看起来五官有些凶恶,但态度意外的和气,冲我笑了笑,示意我坐他对面。
  紧接着,不等我开口,他便道:“老郑跟我说过了,咱们看看货吧。”听他这语气,看样子那郑老板,还真是与他做交易的。
  我一边坐下,一边从背包里取出木匣子放在桌面上,紧接着打开,露出里面的东西。
  齐掌柜却并没有看桌面上的东西,而是看着我的手,有些好奇,道:“这么热的天,你怎么戴着一双手套?”
  我道:“职业习惯,养手的。手太糙了,不好干活;手太脏了,坏了雇主的东西。”
  齐掌柜点了点头,颇有兴趣的模样,展眉道;“嗯……讲究!怪不得老郑会把事儿交给你办。”我听他这一夸,心里顿时不是滋味儿,心中造假骗人的负罪感更胜。
  说完,齐掌柜便开始看木匣中的端瓶,神色沉稳,也看不出喜怒。
  他足足看了十来分钟,最后又拿着放大镜看了半晌,沉稳的神色渐渐变为惊讶。
  片刻后,他抬头对我道:“之前老郑拿这东西给我,要了个天价。我跟老郑说,价格没问题,但东西得修复好了再交货,原本没指望能修复到什么程度……没想到啊没想到,你这活儿做的,嘿,真是绝了。我拿放大镜看了这十来分钟,才找到了之前裂纹的痕迹,你是怎么做的?”
  为了能以假乱真,我造假时,考虑到了原本应该修复的部位,会留下的痕迹,连同那细微的痕迹,一道给做了出来。
  这时候我能回答他吗?当然不能,我得端着,否则说多了容易露馅儿。
  于是我故作矜持的笑了笑,道:“这是家传的手艺,说出去就坏了规矩,不过,谢谢您的赏识。”
  齐掌柜满意的点了点头,也不追问,而是感叹道:“现在这手艺可不多见了,成,尾款在我这儿结,支付宝。”
  我造了一回假,心里已经很过意不去,若是可以,真想分文不收的退了,可真一退,那不明摆着露馅儿吗?
  当下,面上只能做出喜悦之色,将支付宝账号给他。
  齐掌柜划了款,却不放我走,一副爱才的模样,让女店员上了茶,非得和我唠嗑。
  从闲聊中,我得知这位齐掌柜不是凌云阁的店主,他只是个看门面儿的‘掌眼’,也就是负责看店的店长,家里祖传干这一行的,对于古玩鉴定有很高的眼力。
  整个店面里的货物来往、进账,都得经过他这双眼睛。
  ‘掌眼’和造假者,历来就是冤家对头。
  古往今来,那些喜好收集古董的玩家,不见得有多高的眼力劲,更多的是有钱、有闲,弄些古董充门面,混一个文化阶层。
  这些大款不识货,往往就需要识货的人给他们把关,也就是‘掌眼’。
  而那些造假的人,他们的货能不能卖出去,都得过掌眼这一关。
  俗话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相对的,这三百六十行里,也行行有败类。
  掌眼里的败类,有时候为了捞好处,也会与一些造假的匠人勾结在一起,欺骗主雇,拿取高额回扣。
  当然,这是题外话。
  我此刻心情别提多复杂了,即庆幸自己瞒过了眼前这位掌眼,又在对方的热情和蔼之下,良心一抽一抽的难受。
  齐掌柜足足拉着我聊了一个多小时,外面的日头也过了最烈的时候,他才意犹未尽道:“以后有合适的活儿,我介绍给你,咱们是半个同行,多交流、多合作。”
  “好嘞。”我微笑点头,心里长舒一口气,暗道:齐掌柜啊齐掌柜,我做了这对不起你的事,出了这个门,以后可没脸再见你了,合作?您还是找别人吧。
  道了别,我起身刚打算出去,就见一个三十来岁,身形挺拔,神色冷漠的男人大步走了进来。这人乍一出现,我心里就咯噔一下。
  不为别的,只是这人周身的气势,看起来很不对劲,给人一种很凶悍阴冷的感觉,和街边那些刻意耍狠的小混混可不一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