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擎 第146节
我不由一笑:“你这么说,我还真是觉得光荣。很遗憾,我没能当上警察,我是一名刚入职的,文物修复实习生。”
他立刻道:“考古院!”
我道:“是,可以放手了吗?这地方,可不适合聊天儿。”
显然,考古院和警察,在盗贼眼里是没有任何区别的,被考古院逮住,接下来可不就得进局子吗?
不过,进局子,显然比在洞里活活淹死强,盗贼缓缓松开了手。
我们一前一后爬出去时,老吴迅速迎上来,神情关切:“卫老师,你没事儿吧?”
我又累,又冷,冷热交替的刺激,已经有重感冒的前兆,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回道:“我没什么大碍,老吴,你别客气了,别卫老师卫老师叫,我也是新人,叫我小卫吧。”
老吴一笑,眼角叠着周围:“哎,好。”紧接着,便看向坐在洞口气喘吁吁的盗贼。
这时我想起来,该通一下基本名姓了,于是询问他什么名,哪里人,为什么来这儿,干了几票。
他塌着肩膀,一副认命的模样,报说是本地人,姓李,叫李爱国,来这儿挖宝,第一票。
所有犯罪的,都喜欢说自己是第一次犯罪,因此最后一个回答,完全可以无视。
老吴将他拎了一把,提小鸡似的,对我道:“先去土坡上吧,这儿危险,下面是个什么情况?”他懂工程,我便将自己所见跟他说了,老吴一听,很有经验,揣测道:“墓葬群原本的位置应该还要高一些,但毕竟三千多年了,基底下沉,所以里面的空间也产生了落差,高低错落可以理解,不过怎么会一下子灌那么多水进去?”他眺望着巴蛇江,似乎想找原因。
这时我们到了土坡上,老吴将李爱国交给小刘,小刘嘀咕说:“干这勾当,还敢叫爱国?”
李爱国怂头垂脑,苦笑:“挖墓又不妨碍我爱国。”
小刘冷笑,嘲讽:“您真幽默。”
我没搭理李爱国,而是将下方尸体的情况跟老吴说了:“一共三个人,他救出来了,还发现了他同伙的尸体一具,应该还有一个人,那个人生死不知。不过下面的水已经……预计是九死一生,不太有活着的可能。”
回到营地,二号点的人依旧没有回来,我有些流鼻涕了,感冒正在来的路上。
到了基地,我也顾不得其他,川子倒出热水瓶里储存的热水,我和李爱国各端着一个脸盆,用热水迅速洗身体。虽说是犯罪人员,但把人救出来,可不是为了让他冻死的。
洗漱完换了身干净衣服,我赶紧塞了粒感冒药,只是头还是有些昏昏沉沉,川子示意没什么大事,让我先去帐篷休息。我也着实累了,到帐篷里,钻到睡袋里躺着。
睡袋旁边,放着我两次从水里捞出来的布料。
第一次捞出来那个,上面的绣样看不清本来面貌了,但第二次捞出来的,也就是水洞塞的那块,却能很清晰的看到上面的绣品模样,是个变形虎纹。
关于巴国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山海经》,言:西南有巴国,太葜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一些后来出土的殷商甲骨文里,也有提及称为‘巴方’或者是‘巴奠’,巴人和蜀人,在长期的迁徙中成了邻居,邻居自然要互相争夺资源,因此巴蜀二方有世仇。
有意思的是,蜀国和巴国最后一次互斗时,巴国向秦国求支援,秦国于是帮忙灭了古蜀,顺带又把巴国一起收拾了。
从这点看,巴蜀之地的人民,真是老实人啊……
历史上,巴蜀之地,虽然有蜀道天埑,但并不是一个消停的文明,然而被秦灭后,紧接着就是焚书坑儒,这使得古蜀国,古巴国等相关史料,几乎绝迹,仅偶尔出现在后人所著的书中,也真假难辨。
它们真正的模样,只能文物可以解答。
比如此刻这上面的虎绣纹,意义就非常重大。
虎在当时,是作为图腾深受,就像现在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一个道理,但那会儿奴隶制,君权神授,这种神兽纹,普通的显贵是不能有的,只有神职人员或者君主王公,才可能着虎绣的纹饰。
我记得在看过的资料中,目前出土面积最广巴国相关遗址,是香炉石遗址,据说四百多平米,地质文化层,高达四点五米。
我们此时所在的这个跨度区,面积更广,虎纹绣的布帛很多,关键是还将出土很多木牍,焚书坑儒之前,幸存下来的巴国木牍。
光是想一想,我就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这样无法估量价值的珍宝,却在市场上,因为没有世价被嫌弃,简直可笑。
第43章 救火
看了会儿布帛,我实在忍不住,在药力的作用下,昏昏沉沉的睡过去了。
也不知多久,我居然被一阵大叫给弄醒了,这药劲儿挺厉害,不是很大的动静醒不来。
基地作为一个作业环境,事实上是要求保持安静的,再加上工程队的人也都是训练有素,因此我虽然就来这儿待了一夜,却见识过大家伙儿的纪律,即便搬东西、架绳索、牵线,弄的人来人往,却一点都不嘈杂。
这么大吵大闹,把我一个吃了药的人,都给弄醒了,动静不可谓不大。
从深度睡眠中被拽醒的感觉非常难受,眼前都是花的,军绿色的帐篷,仿佛变为了一片林海。
我甩了甩头,批上外套,艰难的拉开帐篷,刚一探出头,眼里看见的情况,让我整个人都清醒了,二话不说拔腿而出。
“快快快!”老吴大喊着,从江里抽上来的水管喷水往棚上浇。
没错,棚燃了。
里面都是文物,虽然大部分是些破陶器,在盗贼眼里不值钱,但在我们眼里,都是意义重大的珍贵资料。
我冲出去,那边小绍又抽了根水管,大火熊熊燃烧,甚至开始往两边蔓延。
两边,一边是住宿区,一边是装备堆放的区域,这要是燃成一片……
我不敢想,也跟着去抽水管,边灭火边道:“怎么会着火!”白天下过一场大雨,到处都湿漉漉的,我们基底用电的设备,都是专业工程队的,操作人员,也都是专业人士,不应该是电路问题。
明火在雨后,周围还有积水的环境下,就能不可能发展这么大了。
老吴回道:“那个龟孙子故意纵火!”
我一边灭火,目光迅速扫过,我们留守基地的七个人,全部在场,川子甚至还想冲进里面救文物,被我给喝制住了:“别去!”
“东西,文物文物!”
我道:“文物代表着文明,文明是人创造的,文明是留给人的!”
川子道:“可是相机也在里面!”
火势太大,即便冲进去抢救,也搬不出几样来,但相机里面,却有所有出土文物的图片资料,相当珍贵,相机如果也一同烧毁,就连备份资料都没有了。
“李爱国呢!”我大喊,与此同时,心里已经猜到了什么。
老吴道:“就丫放的火!他跑了!”
我道:“不是铐起来了吗?不是让人守着吗!”
老吴道:“他身体看起来糟糕,我们也不敢太折腾他,怕人死了,所以,把他双手铐了起来,让他在一个帐篷里休息。小绍守在帐篷外面看着他,但没想到那小子会开锁,小绍抽根烟的功夫,人就……”
“抽烟?山林里面禁烟,禁烟!”我没能控制住语气,只能说这一天太刺激了,上午干活,中午掏洞下水,刚睡不到一小时,来了一场大火。
老吴衣服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年轻人呀,怎么不知道控制自己!”
这一场火下来的损失,难以估量。
我和老吴喊话声很大,小绍愧疚难当,脸色涨红,突然一咬牙,说:“那王八蛋肯定跑不远,我去把他逮回来!”说完,将水管往旁边的小刘手里一递,就往下跑。
这山林深沟纵横,人往里一钻,连影都不会留一个,他往哪儿追?能怎么追?这年纪轻轻,血气怎么这么冲?说两句就赤急白脸,一副要豁出去干架的模样了。
我赶紧道:“老吴、老吴,拽住他,这人根本没法追。”
之前下了场雨,基地里人来人往,周围留下的痕迹非常多,四面八方都有。
那李爱国,就算留下了痕迹,混杂在其中,也根本区分不出来,这么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
老吴赶紧追小绍去了,我们剩下的人只能继续灭火,火势太大,二号点有一批人风风火火赶了回来,他们赶到时,火已经被我们灭了。
与此同时,小绍也被老吴弄了回来,拉耸着脑袋。
总负责人老乔一见这情况,差点儿没气的背过去,深深吸了口气,让川子交待情况。
川子迅速汇报情形,其余赶回来的人员,在被烧毁的工棚废墟中,清理残留物品,一场火,还被蓄意倒了机油,没有蔓延到森林里,就是大幸。
相机完全被烧毁了,就剩下残破的镜头,连接着一块黑疙瘩。
乔老年长,经验丰富,遇事儿多的人就是不一样,他虽然一开始,一副气的血压飙升的模样,但听完事情前因后果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追究责任,问责小绍或者我们中的任何一人。
相反,老乔迅速采取措施,下达指令。
我们原本留守的几人,负责收拾残局。
葛姐立刻申请材料,重新调料过来,搭建工棚。
没有回来的,继续在二号点,确保那里的安全。
最后,我们的装备中有四架热飞行器,原本用于探测大型野生动物,也可以用来在几个点之间,吊一些轻物体。此时,这些飞行器派上用场了,将热量探测值,调到成年人的范围内后,四架热飞行器,便由一个会使用的小伙子操控起来,朝着不同的方向飞出去。
我知道,这是找李爱国去了。
这姓李的,明显是落到考古队手里,不甘心就这么蹲局子,所以破罐子破摔,在山里都敢放火了。
当初我逮住他,从他腰包里,搜到过证件,当时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此时我一想,当初在渡云阁跟那帮人瞎聊时,听到了许多事儿。
比如这些盗贼,一般会伪造一个假身份,李爱国这个身份,十有八九就是假的,除非有他照片,否则,他即便犯了这么大的罪,事后再想报警抓住他,就难了。
他此时必然还没有跑远,至少,时间和体能,都不足以支撑他跑到公路上。在撇开周围水流、悬崖、峡谷一类的地形,借着热飞行器,应该能找到他。
老乔将这些都安排好以后,示意我们各自行动,与此同时冲我招手,让我给他们带路。
从二号点赶回来的工程人员加考古人员,加起来十五人,老乔让他们收拾装备,我带路,去滑坡点儿。
我诧异道:“难道你们想现在去挖?”
老乔道:“不是,现在肯定没有那个作业条件,太危险了,但是我们争取把前面挖开,然后还有你说的那具尸体,得弄出来。”
第44章 活物
何玲珑也跟着回来了,暗暗问我身体吃不吃的消,我吃了药,睡了一个多小时,这会儿,没那么难受了,便表示无恙。有了上次的准备,这次我们带上了三套潜水服。
考古作业本来就有很多不可预料的情况,因此基地里准备了潜水服,到并不是什么怪事。
到了地儿后,十几个人动作开挖,速度很快,四十多分钟,便掏到了见水的位置。
我站在入口处一看,有些懵了:尸体呢?怎么不见了?
“是这儿吗?还是说,还在更里面?”老乔打着手电筒往里面看,没瞧见尸体,便问了我这么一句。
我有些意外,道:“尸体,我就放在这儿,因为他太胖带不出来,所以就卡在了这个位置,奇怪,怎么没了?”
队伍中有个工程人员道:“里面都是水,是不是顺水浮到里面去了?”
“不可能。”我回忆着当时的情形:“里面的水是很深,但这里很浅,你看,就十厘米左右,尸体很重,这点水量根本带不走。”
何玲珑皱眉:“咱们刚才挖的时候,洞口也没有遭到破坏,说明,尸体并没有被带出来,不可能是被什么野兽掏了。”
不可能被水带走,也没有野兽将尸体掏走,一具沉重肥胖的男尸,怎么就不见了?难道是里面有什么东西把他弄走了?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我觉得挺惊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