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惊悚推理>匠擎> 匠擎 第157节

匠擎 第157节

  我一愣,问他:“你说话怎么一半一半的,什么死物?”
  老洛讲起他六年前,在西安的旧货市场,里面有个小门脸,在那里头,看见过一个类似器型的东西。洛息渊眼力是很好的,但唯独那件东西他看不准,似乎是春秋时期的,但造型上却有种现代风格,想一个不伦不类的仿制品。
  大约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他很久之后的今天,还能记得清清楚楚。
  老洛说话间,就用笔,画了个简笔画,按照记忆中的样子,把那东西给画了出来,还特别贴心的选取了不同方位。
  我一看,便惊道:“太像了,那物件是做什么用的?”
  老洛道:“像是从某个大型物体上,断裂的一块装饰物,底部有断裂的铜柱,摊主用木托架着。”
  六年前?那会儿我刚二十出头,时间挺久远了。
  我道:“你还记得那个门脸在哪儿吗?”
  老洛道:“怎么?你想要?这猫是什么来路,跟你有什么关系?”
  我将平板一放,便跟老洛讲起了其中的利害。
  干那种活儿,没有一个人动手的道理,就算是当初那个大洞,力道和切法都不一样,根本不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这首先就能说明,里面那具死了多年的干尸,当时肯定是有同伙的。
  他的同伙或许是先逃走了,而他则在快要逃出升天之时,‘猝死’在了洞里,由此发生了后来的一幕。
  同伙逃走时,是不是有带走里面的某些文物?洛息渊所看见的那东西,会不会就是干尸的同伙,从里面带出来的?干尸的同伙究竟带走了多少东西?我们是否有必要去追查它们的下落?
  其次,就是那个李爱国。
  他是如何知道,峡谷之外还有另外一座古墓的?李爱国逃跑后,为什么不选择另一条路径逃走,而选择进入那个危险的古墓,最终丧失了性命?
  李爱国和他的同伙,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洛息渊听完,道:“所以,你是想追缴那批被盗的文物?”
  我道:“如果可以,我当然希望,不仅是追缴被盗的文物,我还想知道,这先后两拨盗墓贼,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洛息渊推了推眼镜,似乎也来了兴趣,琢磨道:“或许,这两拨人,其实是认识的呢?”
  我俩一拍即合,我有些兴奋起来:“对,我也是这么想的,如果能调查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证明他们有牵连,不仅有很大几率,追回那座墓里的东西,甚至你想想……六年的时间,六年后他们依然在作案,这六年,他们得犯多少事儿?若能查出来,能追回国家很大的损失。”
  洛息渊道:“那还等什么,查。”
  我道:“难就难在这儿,那些人,用的都是假身份,李爱国那名字都是假的,查无此人。”
  洛息渊道:“那我们去西安一趟。”
  我道:“正有此意……等等,什么我们,是我,你去干什么,你家族的生意是要破产了吗,闲的到处溜达。”
  老洛道:“向你学习,为人民服务嘛。”
  我能信他吗?看着一本正经,实际上十句话有九句都是假的,关键是,这小子说假话,总能说的正义凛然,让人深信不疑。
  “你最好给个实话,否则我不带你去。”
  他道:“不带我去?你知道那个门脸在哪儿吗?”
  得,他这一军将的我无话可说,当即,我去了祁院长办公室,向他说明情况。
  祁院长一听,非常支持:“好好好,工作就是要有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性,小卫,你能主动的承担起这样的责任,我非常欣赏,一定全力支持。这事儿你好好办,如果能揪出后面的关系链,将会挽回很大一笔损失,事儿成了,给你记大功。票据什么的都留好,等回来找财务报。”
  “好嘞。”
  第67章 寻踪
  “要发票,谢谢。”我接过乘务员手里的盒饭,洛息渊探出身,对乘务员说:“请给我一份和他一样的,要发票,谢谢。”
  我看着这小子的动作,乘务员离开后,我问他:“你要发票干什么?”
  洛息渊道:“找你们考古院报销。”
  我噎了:“您缺盒饭钱吗?”
  洛息渊推了推眼镜,真诚的看着我:“你知道吗,一直都是别人找我报销。其实很多时候,我也想体会一下,有组织给我报销的感觉。无馋,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
  “你来这事儿,考古院的领导不知道,我怎么给你报销。”
  洛息渊竖起两根手指:“你可以说自己一顿,吃了两盒饭。”
  “我平时在食堂,都是吃不完的。”
  老洛这人,熟了之后,那层谦谦君子的伪装就没了,脸皮一天比一天厚,闻言,他一脸心疼的看着我,说:“难怪你这么瘦,来,多吃点。”他将自己不爱吃的胡萝卜丝,全都夹给了我。
  我谢谢你全家。
  …………
  …………
  下午,两点,阴,小风嗖嗖的刮。
  我和洛息渊,站在古玩街口。
  “这就是你说的,带我直接杀到目标点?”
  老洛神情难得尴尬,掩饰性的推了推眼镜:“我、我哪儿知道它搬迁了。”
  西安古玩街驰名业内,以前是国内真货率最高的古玩市场,一直是在朱雀街那一块,前两年搬迁到了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也就是大兴善寺边上。
  老洛记忆中那个门脸,早没了,就算老板有随迁过来,迁到哪个摊位,还不知道呢。
  此时深秋,外面的气温只有六度,再加上今天不是周末,所以古玩城人流量不大,不过作为国内最早的古玩市场之一,依旧有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在晃荡,还有挺多外国人。
  现在的外国人不好宰了,地球成了村子,咨询发达,信息通畅,外国人来中国,做足了攻略。不比以前,很难见一个,老外什么也不懂,经常被做古董生意的宰,花巨资买块破石头破碗的不在少数。
  当然,这种改变是个好事儿,一来,一个文明古国,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怀,不能说以前外国人歧视,我们,我们现在就得跟着歧视回去,别人吃屎你不能跟着去吃不是?
  二来,也说明人民生活好了,素质高了,不屑于再像穷困时期那样,做些不仁义、不诚信的买卖了。
  是以,我站在街口,目睹了好几个外国人熟练砍价的情形,老洛神情尴尬,说:“来都来了,打听打听?”
  我见旁边有个文具店,便道:“去买些纸和笔,画出来,咱们照着打听。”洛息渊理亏,闻言一笑,转身进了文具店,出来时,手里拿着纸笔,顺便递给我一张小票,说:“报销,收好。”
  “……你还有点人性吗?我没有见过你这样的土豪。”壕的时候挥金如土,抠的时候鹤立鸡群。
  “人生有很多乐趣,要一一探索,比如公款报销就是很有乐趣的事。如果你真的这么介意,那钱我出,票你留着自己报。”
  我道:“你什么意思?你让我挖社会主义墙角?你这十块钱的本子和笔,我至于吗?”
  洛息渊看了我一眼,意味深长道:“哦,你是觉得金额太小,不值得下手,想要大的?”
  “您可闭嘴吧。”
  说话间,老洛见旁边有个茶摊,卖特色油茶,便要了两碗,埋头在桌案上专心作画。
  见他神情严肃,一丝不苟,伏案动笔,一副兢兢业业的模样,我也不好怼他了,便在寒风中喝着油茶。
  热乎乎的一碗油茶喝下去,浑身都冒了层细汗,与此用时,老洛的画也差不多了,递给我其中一张。
  我打开手机地图研究地形,他开始吃东西。
  看了一会儿,我觉得不对劲,是不是太小了点?我于是向摊主打听里头的情况,摊主特别实诚,都不带美化一下自己的职场环境,直接道:“这个不行,市场不行,太小了,太旧了,地下室呢,比以前朱雀街差远了,哎哟,还有这摊租,还涨了你说奇怪不奇怪,再这么下去,我得换地儿了。”
  原本我是打算研究下路线,想着这地方肯定很大,跟老洛分头行动,但现在一看,这地儿其实很小,就在一栋建筑里,和朝天宫没法比,和北京的琉璃厂就更不能比了。
  于是我俩没分头,决定先进去看看再说。
  进去溜达了接近一小时,我们只看不问,出来时别提多失望了,里头还没外头热闹,几乎没人。
  外头因为有些地摊,人语晏晏,反到吸引不少游客。
  不行,来都来了,不能白来一趟。
  据我所知,做古玩生意,特别是能开门脸的,一般都是有门路的,而且这生意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清闲惯了的人,很难转行去干别的。
  那老板肯定还在,只是,或许没有迁到这人气稀薄的地方。
  “老洛,那老板的样子,你还记得多少?”
  他道:“高瘦,有胡子,具体面相忘了,别指望我看脸认人。”
  我说:“来都来了,不能白来一趟,这边的古玩街挺多的,咱们挨个挨个找吧。”
  接下来的几天,我俩将大雁塔、八仙庵、书院门、文昌等地方寻摸了个遍,愣是没找着一点儿沾边的,我觉得自己这个路线,相当于来公费旅游了。
  累的上气不接下气,疲惫焦躁间,我看间旁边的老洛也是一头汗,不过神色到是比较淡定。这么一瞧,我想了想,便指了对面一家茶楼:“走,请你喝茶,吃点东西。”我这么辛苦是为了工作,他好好的一洛家的当家人,本来舒舒服服的,现在愿意跟着我到处窜,这也是一份情义。
  得,先招待招待他,让他好好歇歇吧。
  由于不是饭点,我们也不是太饿,只是觉得阴冷,便主要弄了些茶水和店里的特色辅食,正打算吃呢,一个肚子圆滚滚的中年男人凑上来,问:“哎,二位,你们是打听东西?”
  端着茶杯的老洛瞟了他一眼,侧头道:“是。”
  主动送上门来的人,想必是之前就盯上我和老洛了,到要看看他想做什么。
  第68章 鸽子街
  老洛看着他,神情温和,但却没说话。
  我知道这小子不想和人打交道,结交时间久了,这副温和皮囊下的心理情绪,我抓的挺准的,于是我回道:“是,大哥,你知道?”
  中年男人说:“之前你们在附近的店里窜,我瞅见了,知道一点儿消息。”
  于是我道:“那太好了,大哥你请坐。”
  中年男人嘿嘿一笑,一屁股坐下,不等我继续问,他反到先自我介绍起来:“我父辈是做掌眼的,我不行,没那个眼力,全凭父辈留下的人脉,诸位朋友的帮衬,在圈子里混个饭吃,别的不说,但我的消息,保管灵通,你们要找的这个图案,这东西,我见过。”
  我来了劲儿:“在哪儿?”
  他一笑,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顾左右而言他:“现在干这行,不好混饭吃,人都变精了,若非是我这点儿人脉关系,在中间倒腾牵线,传递传递消息,我早就饿死了……”他话没说完,洛息渊温和的问道:“多少钱?你要多少钱。”
  “爽快。”中年男人一乐,比出三根手指,说:“三千,我带你们到地方,只到街口,里面儿我不进,进街口就得给我结账。”
  我道:“一个消息,三千块?你看看这个茶楼,人均消费三十,我们兄弟俩这消费水平,像是能为了买一个消息,掏三千块的人吗?”
  中年人非常拆台,笑眯眯的说:“像啊,这位兄弟手上这表得七十来万呢,还在乎这点儿小钱。”
  我看向老洛,他心虚的摸了下眼镜,说:“假的,高仿。”
  中年人笑眯眯的不说话,问我:“买吗?不买我就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