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擎 第168节
“谢谢了。”出租车远去后,我打开新买的小狼眼,照着墙上那些老旧的铁名牌,寻找我的目的地。
长乐路23号。
路比较好照,进去后两边都是快餐店一类的,晚上全都歇业,灯光打过去,只剩下老旧又脏兮兮的招牌。
很快,唯一的光源吸引了我的注意。
光是从路中间的一条民巷里透出来的,我转过去一看,笔直的民巷里挺热闹。
挨挨挤挤,扯着防水布,坐着小马扎的贩子,在黑暗中无声无息的等待着。
现在是深秋,夜晚挺冻人,微弱的光线下,那些小贩的脸看不清楚,呵出的白气儿却很清晰。
和传统鬼市不一样,不像以前,只用煤油灯和蜡烛照明,暗的看不见人脸,好歹用上手电筒了。
小贩摊位旁边,大多放着小功率的手电筒,没有正常灯泡明亮,但比蜡烛和煤油灯的照明要好一些,至少摊子上的货能看的清楚一些。
巷子里很安静,一眼看不到头,唯一比较清晰的声音,是个女人的声音,在小声叫卖:“馄饨,馄饨,十块钱一碗。”阵阵香味儿,从巷子深处飘进来。
我闻着味儿,肚子咕噜咕噜叫起来。
这儿就是鬼市了,和传闻中的差不多,不凑近些,人脸都看不全,也没人出声说话。
我算是踩着点儿来的,或许是时间还早,鬼市里只见到摆摊的,没见到来逛的。
我觉得去吃碗馄饨。
巷子挺宽的,但两边有摊子占着,中间走路的道儿就窄了。我在中间往里走,两边的贩子纷纷抬头目送我这个唯一的‘看客’。
这种时候,装也要装的气定神闲,我背着手,慢悠悠的从他们摊位前走过,直走到馄饨摊前。
馄饨车,边上搭着三张小方桌,已经有一个人在埋头呼啦啦的吃。
做生意的是个中年大姐,脸被锅里的热气蒸的通红,没吊灯,也只在摊位上放了两支手电筒,一支对着锅,一支对着旁边的桌子。
“一碗馄饨。”
“您坐着,很快。”
我直接坐到了另一个食客的对面,他吃东西的动作一顿,抬头看了我一眼,由此,我看清了他的面貌,是个四十多岁,脸型消瘦的中年男人。
估计奇怪为什么有空桌不坐,偏坐他对面,男人喝了口热汤,问我:“看东西?”
“嗯。”多说多错,少说少错,我只微微点头应了声。
他于是不再搭理我,继续吃。
老板娘给我上了碗馄饨,清汤,下面垫着些许烫菜,白白的馄饨沉在汤里,上面飘着葱花、榨菜、花生和红通通的剁椒。
我拿勺子搅两圈,热气蒸腾,调料和汤混在一起,混着汤舀一勺馄饨,往嘴里一送:呵!摊子虽小,材料真扎实,肉多又新鲜。
大晚上的我也有些冷,便埋头吃起来,一边吃一边时不时的往两头看,陆陆续续的有人进来了。
第89章 开市
“诶,第一次来?”对面的人突然发问。
我嘴里含着馄饨,看向他,心说:他怎么看出来的?难道我有什么不合时宜的举动?不行,我得请教请教,纠正纠正,让他看出来或许不打紧,让姓冯的那伙人看出来,对我接下来的行动可不妙。
我没有直接回应,谨慎的开口:“怎么这么问?”
他捧着碗,喝完最后一口汤,神情似笑非笑,分明写着:我看透你,但原因我不告诉你。
紧接着,从兜里掏出十块钱往桌上一放,用碗底一压,便抹着嘴走了。
我心下着急,但巴巴的赶上去问,似乎更可以,一时间馄饨都没心情吃了。正犹豫之际,老板娘过来收碗拿钱,边将那十块钱塞围裙兜里,边顺嘴说道:“第一次来啊?”
得,都看出来了。
我身上究竟哪里写着第一次?
“这位大姐,你怎么知道我是第一次来?”
或许因着我是顾客的原因,她没像刚才那人似的,故意溜我,而是直说道:“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答上了,我就告诉你。”
还玩这个?我放下碗,道:“你问。”
她道:“这儿是什么地方?”
我本想回答说是鬼市,但出口的瞬间,我想起了何玲珑提过的一茬,真鬼市里的人,防警察防的很严,做买卖都用暗语,自然不可能张口闭口,将这些词挂在嘴上。
于是我道:“这里是做买卖的地方。”
馄饨大姐呵呵一笑:“你想买卖什么?”
我道:“能力有限,倒腾不了什么东西,想卖卖力气。”
馄饨大姐道:“我卖了十年馄饨,接触过无数人,什么人是什么身份,我一眼就看得出来。”她说着话,笑了笑,这笑容让我心里头咯噔一下。
强行镇定,我也跟着笑:“哦,那你觉得我是什么身份?”
馄饨大姐道:“总之不是来卖力气的,你倒像是来买力气的。”
“何以见得?”
她指了指我的手:“这不是挖土的手。”
我下意识松了口气,若是因为这个原因,那到没有什么好多虑的。
“我确实不是挖土的,但挖土之前,不得先看看在哪儿下铲子吗?我跟着掌掌眼,跑跑路,这个在行。”事实上,这时候我俩已经开始用暗语交流了,这是很初级的暗语,挖土指的是盗墓,掌眼指的是查勘地形,打探消息;跑路指的是销赃。她说我不像盗墓的,我则说自己不盗墓,只负责牵线和销赃。
何玲珑告诉了我一些暗话,但都比较初级,再深的,或者他们内部时常变动的一些,她也说不上。
她道:“跑路的风险还是很大的,人面儿一定很广,瞧你往这儿一坐的架势,腰肩头,一条线,就不像挖土的。”估计是我接的顺畅,所以她跟着放松起来,这时我意识到,自己确实伪装素质不达标。
天儿太冷,过来的摊贩坐着不怎么动弹,一个个揣着手缩肩缩脑,要么干脆就靠着墙眯眼打盹儿;后面慢悠悠逛进来的看客,也都比较放松,我这种谨慎的坐姿,还真没有。
在不知不觉间,已经透露出戒备和紧张了。
“各地的市场不一样,咱们这边儿的市场,我确实是第一次来。”我给自己找了个开脱的理由。
她好奇问:“以前在哪边的市场?”
我道:“金陵。”
她道:“好地方,你来卖力气,有联络的主吗?没有我可以给你介绍介绍,当然,得给我抽成。”
“哟,谢谢这位姐,但是我也挑活,不是什么主都接,要不您先给我说道说道?”
她一笑,在我对面坐下,指了指两头:“看见没,从头到尾,只有我这一家摊位。开摊的时候我卖馄饨,收摊的时候是早上,我卖油茶麻花,这个市场,我包揽一众人吃喝,从开市到收市。”
我知道她表达的意思,不禁一喜:“也就是说,你都能说上话?”
她道:“六成,六成人能说上;其余的,有像你这样的新客,有不露脸的熟客,他们认的出我,但我不认不出他们;还有黑客。”
“黑客?那是什么?”
她道:“黑客就是一些绿帽子、刷毛的,总之不受市场欢迎的人。”
“绿帽子和刷毛的是指?”我想半天对不上号。
她笑了笑:“就是乔装的警察和考古的,警察戴绿帽,考古的拿刷子刷土,我知道你们那边不这么叫。”好在她没有问我金陵那边怎么叫,我还真不熟,没准儿洛息渊知道的比我更清楚。
“你遇到过黑客吗?”
她道:“遇到过,有时候会有黑客,就像咱俩现在聊天这样和我闲聊。”
我心里打了个突,总觉得她这话里有话。
是我心虚多想了,还是她……
我心里不安,面上笑了笑:“那些黑客吃饱了没事干,屁钱没有,就喜欢跟我们屁股后面跑,你说,让我们不痛快,他们能有什么好处?拿奖金?嘿,那点儿奖金,笑死个人了。”
她跟着笑,说:“他们自我感动呗,觉得自己除暴安良了,可拉倒吧。有些黑客我能认出来,有些伪装的好,我不一定能认出来。不过这跟我没多大关系,我就是个卖早餐的。我觉得你像黑客。”她话锋突然一转。
我吓了一跳,道:“你可别乱说,坏我买卖了,你这么一说,我今天找不着主了。”
“哈哈哈哈,开个玩笑。”她边笑,边指我碗,示意我别浪费了,以此结束了这个话题。也就在此时,入口处进来两个人,一前一后的,不怎么看两边的摊子,一路走到馄饨摊前,又越过馄饨摊,往前走了十来步,在其中一个摊位前停下了。
我跟着看过去,发现那摊位前什么东西也没有,只摆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几个大红字:算命、测字、看手相。
那两人是一男一女,都是中年模样,女的率先蹲下,将手伸出去,似乎让对方看手相。
我可不相信他们是真看手相的,应该是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在谈什么‘生意’。
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凑过去听,但我知道这样太张扬了。
现在人少,我的一举一动,都会很显眼。
得等人多时,才好动作,于是我专心吃起了馄饨,慢慢的吃,身上暖洋洋的。
渐渐的,来吃馄饨的多了起来,巷子里走动的人也多了起来。
但诡异的是,大家仿佛都是哑巴,很少说话。
即便说话,一个个也将声音压的很低。
昏暗的光线中,一个个来来去去,沉默无声的人影,真就像野鬼似的。
第90章 听墙脚
灯影昏暗,人头涌动。
我和上一位客人一样,压了十块钱在碗底,起身进入了人流中,而那老板娘,则忙碌起来,生意太好了。
我站在中间,朝两头望,两边都望不到头,很快有人嫌我在中间不动,沉默的冲我打手势,示意我别堵着,我闪身让路,决定顺着馄饨摊方向,继续往前走,这次可以慢慢的看,不至于引人注意。
来这儿的人比我想象的多,我以为鬼市这种地方,来的人应该不会太多,没想到人流量超出我的想象,看来是‘袁隆平先生’让他们吃的太饱了。
算命摊前围了不少人,我直觉这个摊子有些古怪,因为跟前没摆实货,没摆货,那就有可能是卖消息和人手的。正好他摊位前有人在问,我假意好奇的张望,听二人的对话。
这里的交谈声都压的很低,不是靠的近,根本听不见。而且,稍微观察一下,就能发现,来这儿的大部分人,他们都守着一个基本的规矩,就是摊主在‘接待’一位‘顾客’时,其他顾客可以在边上等着,但不要凑上去。
因此,往往便能看见奇特的一幕,一些不走动的人,背靠着巷子的墙,静静的点烟,吞云吐雾,仿佛一尊雕像。这样的雕像多了,便能看见香烟闪现的红点,在光暗交界的巷子里,明明灭灭,一闪一闪。
我学着靠在墙边,但我现在戒烟了,身上没带烟火,所以就双手插在风衣口袋里,靠墙低头,假意在闭目养神。
这个距离可以听到算命摊上的一些动静,但听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