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惊悚推理>匠擎> 匠擎 第184节

匠擎 第184节

  面包车司机是个黑皮肤大黑,将车速放的很慢,大着嗓门道:“前面围着警察,有警察,估计是查车的,咱们超载了四个。你们下去四个走路,过了警察查车的点,我在前面接应你们。”
  想来这种事儿挺常见,便有两个老乡自发下车了,车里一时间松快下来,我探头一看,果然,隔着山路对面,能看到几辆警车。
  我觉得这个弯口有些熟,微微一愣,便立刻下车。
  合着这车去城里时,居然也得走同一条路,前方的弯道口,不就是吞金和尚村子所在的地儿吗?昨天我和老洛可是在岭上守了一下午。
  我顾不得太多,下了车立刻往前急奔,面包车司机以为我是要配合他,也不拦我,后面跟着下车的三个老乡不停招呼我:“年轻人你慢点儿……”
  我哪儿慢的下去,几乎是小跑了,一口气到了三辆警车前,便弯口到下方的村庄,都有警察在活动。
  我在里面发现了个熟人,立刻喊道:“王耀!”
  穿警服的同志回过头来,大喜:“卫同志!你没事儿!”我俩会师握手,这时我发现,他另一只手,还抓着我丢失的手机。
  第119章 幕后老板
  “哦,这是我们在草丛找到的。”王耀接触到我的目光,将手机展示给我看,真够狠的,被砸碎了,屏幕成了蜘蛛网。
  除了我的手机,老洛的手机也在他兜里,掏出来一看,同样被毁了。
  王耀掏出对讲机,通知下面的警察,表示人找到了,让他们撤退集合。
  很显然,这些同志,是来营救我和老洛的。
  “……只有你一个人吗?”他将来龙去脉跟我讲了一遍,和我想的一样,王耀后来接应,发现我和老洛没有按约定等候他,反到面包车停在路边,东西没了不说,还在周围发现了我和老洛被砸碎的手机。
  他知道出了事,便回去搬救兵、
  镇上警力有限,再加上是深夜,大幅度动员,需要上报情况审批,所以一直到早上,大部队才赶到此处。
  为了调动人手,这事儿自然捅到了何玲珑那里。
  “洛同志呢?”见我没答话,他又追问了一句。
  我也不知道老洛情况如何,假若他顺利逃脱,此刻,应该已经在镇上或城里,若没有逃脱,那可能性就太多了
  跟着我下车的三个老乡,在远处狐疑的看着我,我于是打了个招呼:“我认识,你们先走,帮我跟师傅说,我不上车了。”
  几人忙点头,迅速离开,王耀摸着头道:“怎么看起来很怕我们似的?”
  “司机超载,怕你查。”
  王耀耸了耸肩:“我不是交警。”便在此时,他手机响了。
  “局里电话,等下。”王耀走开一段接听,须臾,便瞅他一脸喜色挂了手机,一边招呼收队,一边拽着我往警车上去,边走边道:“洛同志目前安全,在市里等你,哦,还有你的领导也在,让你快点去汇合,到了镇上,我安排车送你。”
  我被他按在车上,有些发懵:“不是……你说清楚怎么回事?我的领导?哪个领导?”
  王耀说不清楚,这是市里支队打来的电话,就是这么通知的。
  我脑子里迅速组织线索,老洛在市区,我领导在市区。
  领导……是谁?总不至于是何玲珑吧?她从四川赶过来了?说起来,我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失联,考古院那边肯定得急,派人到市里求援接应,也实属正常。
  只是不知道老洛的情况如何,又是怎么跟我领导凑一起去了。
  如此,王耀载着我上了镇,随后安排了镇上载客的面包车,将我送回了市区,确切的说,是直接送到了当地的考古研究院里。
  面积比金陵大,设备比金陵好,只是表面建筑看起来旧一些,没有金陵城新,不过是古都的气派。
  我刚跟门卫一说,人家显然等着,直接就领我进去了,也不给我机会多看几眼,便直接到了一间办公室,里头正围着好一些人,男女老壮皆有,其中只有两个人我认识。
  一个是让我头皮一炸的何玲珑,另一个,靠墙单独站在一边。一副看客模样的人,赫然是失踪的老洛。
  他已经换了身行头,显然在酒店收拾过了,外表看不出昨天的狼狈,倍儿精神的模样。
  我一进门,围着的众人发现了,何玲珑沉着脸,上下打量着我,目光犀利,扫描仪似的,看得我汗毛倒竖。
  想了想,我露出一个笑容:“领导好。”
  旁边的老洛露出见鬼的表情,满脸写着:没想到你是这样一个,为一斗米就折腰的人!
  我没搭理他,像他这种做老板的人,是不能理解我们普通员工,遇到一个有能力还强势的领导,是件多么又爱又痛的事,
  有能力意味着她不会瞎指挥,强势意味着我得怂一些。
  何玲珑面无表情,对我的笑脸丝毫不待见,打量我片刻,确认她的左膀右臂(或许是?)没有缺胳膊少腿后,才微微点头,说:“过来。”
  我麻溜跑过去,旁边的洛息渊嘴角的肌肉,不受控制的抽了起来,慢悠悠跟着上前,一堆人围到了一处。
  紧接着,何玲珑向周围的人介绍我,一圈下来,我知道这些围在一处的陌生脸孔,是本地研究院的,大部分有主攻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史研究的,有主攻竹帛的专家,还有做古文字研究的,最后还有一个据说是临时从外面请来的大师吗,而且是搞音乐的。
  其余人凑在一起,我能理解,但这位搞音乐的老大爷,是干嘛的?
  很快,何玲珑给我解开了疑惑,直入正题,迅速说明情况。
  如我揣测那般,老洛在我引走大部分人后,没有直接逃跑,而是选择攻击剩下的两个人,也就是老四和阿盈,除了这二人,当时公路上,只有被绑起来的蛟龙二人以及受重伤的老三。
  洛息渊身手本就不差,之前是对方人手多,外加受了暗算。
  因此后来的一抵二,他毫无意外的胜出,并且直接开车,连蛟龙二人带另外三人,一车拉回市区。
  确切的说是拉回警局,然后,他联系了金陵考古院。
  后面的事就顺理成章了,本来金陵那边要派其余人来,但我是何玲珑的直系,再加上这事儿是由巴陵墓区事件引发而来,因此何玲珑知晓后,直接从四川赶了过来。
  各部门协作,所以现在,众人聚集在了当地的考古院,而其余五人,一个在医院救治,剩下四个在局子里收押受审。
  蛟龙和欧殳沃那儿交待的消息,小而多。
  小是因为他们俩平时搭档倒卖,做的都是‘小生意‘,不过次数很多,那电脑里记载了大量曾经做过的‘客户信息’,可以说是个相当‘坑同行’的账本。
  如今,直接被缴获,由当地警方处理,牵连出来,能捞一大网鱼虾。
  至于更多的,比如吞金和尚,比如能拉下冯显的就没有了,他们跟冯显之间,隔了一个和尚,而和尚如今不知所踪。
  再就是阿盈一干人等’,根据他们二人的交待,是受雇于一个神秘老板,任务是接收货物,也就是欧殳沃二人交接给他们的那东西。
  事实上,他们最初只是接货,到了中途,突然接到神秘老板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情况有变,不止要接货,还要处理掉四个人。
  也就是欧殳沃二人以及我和老洛。
  处理人这事儿,是他们临时接的活,自然是要加钱的,受利益驱动,几人接了这活,起了杀心。
  第120章 音律书
  “神秘老板的身份能查出来吗?还有,他们交易的东西是什么?”我迫不及待的问。
  何玲珑指了指桌面上的东西,示意我看。
  桌面上放着一架成分分析用的光谱仪,镜头下,铺着一卷铁青色的帛布,长约二十厘米,宽约十厘米,上面有些古怪的文字,还有些类似图画一样的东西。
  我道:“这是……帛书?”汉以前,用的最多的是木牍竹简,间或兽皮、树皮、甲骨、帛书。所以,这东西往眼前一放,至少是秦以前的。
  这时,围观的人中,一个搞古文字研究的老师接话说:“确切的说,它叫《归魂音律帛书》。”
  何玲珑微微点头,顺着这东西继续给我讲。
  阿盈三人,并不清楚神秘老板的身份,为财而起杀心,用他们的话来说,平时多是跑跑腿的活,没杀过人。
  这话十有八九是开脱之词,人已经被逮了,就想着尽量减轻自己的罪行。
  虽然不知道神秘老板的身份,但弄到了一个电话号码,查询后,发现这是个新号码,是为了联系阿盈而新开的。
  对方只认阿盈,这边试着拨打电话定位,然而一接通,那边似乎发现声音不对,直接就挂了电话,紧接着便关机了。
  而眼前这个《归魂音律帛书》,就是当初放在匣子里,用印蜡封过的交易品。
  移交到考古院后,何玲珑也正好到位,根本来不及休息,院里一帮专家就凑在一起研究起了这件帛书。
  目前只能判断一个大致年代,应该是春秋时期的东西,至于上面的文字,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图案,一部分是大篆。
  大篆这边已经翻译出来,但上面的图案就很玄妙了,目前还没有眉目。
  根据目前翻译的内容来看,这上面记载的,是一段古乐曲,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春秋时期的古代交响乐曲谱,并且,这曲谱还有前言,清楚的记录着,这是用于宗教活动的乐曲,用于招回阴魂,可让人和逝去的祖先沟通。
  我不由自主,响起了让李爱国猝死的那座古墓,那下头全是古乐器,甚至还出现了一只八音盒似的自擂鼓。
  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归魂音律帛书》,吞金和尚、冯显、巴陵墓,这一条线串在一起,让我冒出个念头,我对何玲珑道:“这《归魂音律帛书》,不会是那座自擂鼓墓出土的吧?”
  何玲珑点头:“我也在怀疑,而且这个可能性很大,但要确认是否如此,必须得找到吞金和尚,或者,逮住那个神秘买家。”
  我道:“他们都失去了线索,现在唯一的突破口,只能是阿盈那帮人了,我跟他们打过交道,以他们的做派,不可能对幕后老板一无所知。”
  就在此时,我发现那个外请来的,据说是搞音乐的老者,在我们一帮人围着说话档口,他则一直专心致志的盯着帛书。
  帛书旁边,放了张a4纸,这帛书展开后的大小,刚好和a4纸差不多,纸上是古文字研究的老师,手写的翻译内容。
  我目光一瞟,发现老者神情有异,似乎是有什么发现,便给何玲珑使了个眼色。
  何玲珑会意,侧头一看,便俯身过去询问,老者眉头紧皱,不太给何玲珑面子,看都没看她一眼,缓缓道:“不全……这本音律书不全,太少了,它应该还有另一半。”辞演一出,众人面面相觑。
  另一半?如果这是从自擂鼓墓出土的,那么另一半,难不成还在墓里?
  那李爱国,当时逃脱后,没有离开,而是去了自擂鼓墓,莫非是为了寻找另一半音律书?我正惊讶间,老者又推翻了自己的言论,自言自语道:“不,不止一份,四份,一共有四份,另外应该还有三份。”
  术业有专攻,这方面我们都不太懂,听老者这么自言自语,一会儿一个结果,不禁心头焦急。
  我立刻问道:“老先生,您是看懂什么了,能不能具体跟我们说说?这古代音律,我们可没有再行的。”我这么一提醒,他总算从沉浸中脱离出来,想了想,指着上面的图案跟我们分析:“这是鼓、这是琴,而且是十弦琴;这是竽……旁边标的小记,我暂时琢磨不出来,但后面这些,明显是单一的谱,你看,首先琴和鼓就不一样,肯定不会是同一个谱,所以,应该是四份儿,而你们现在手里的这份,像是总纲,余下还有三份具体的乐谱,凑齐了,才能还原这个《归魂音律帛书》。”
  何玲珑皱眉,自言自语:“那个神秘买家,单买这个总纲做什么?剩下的谱子,是在墓里,还是在那个买家手里?”
  我回忆着自擂鼓墓的情形,当时那地儿几乎被我摸了个便,都是些烂朽的衣帛、器乐、日用具,没瞧见有木牍竹简一类的东西。
  更别说帛书了。
  这时,那老者道:“如果能凑齐就好了,我们也能听一听,来自两千年前的中国古代交响乐。”
  何玲珑道:“我相信会有这个机会的,那个神秘买家……冯显,我一定得找出来。”说话间,她看向旁边的洛息渊,说了几句客气话,感谢老洛仗义出手。我算很了解何玲珑了,听她一开口,就知道不对劲,果然,说完一通客套话,她便话锋一转:“从景德镇开始,这一桩桩,一件件,洛先生都这么积极参与,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老洛打太极:“为人民服务。”
  何玲珑洞察力很强,不理老洛的太极,直接道:“你认识冯显。”她用的是肯定句。
  老洛推了推眼镜,笑道:“我不和那种人打交道,我为什么参与这件事,你的手下,卫无馋同志,我跟他解释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