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敦煌,我在大漠种田经商 第23节
正捶着衣裳,又有两个女人挎着一篮子脏衣过来,扭头一瞧,正是秦翊的母亲杨氏与妹妹秦舒。
沈昭只当没瞧见,与母亲继续捶衣。
那两人也走远一些,秦舒还气鼓鼓白了沈昭好几眼。
原本是亲家的两家人,如今像是仇人一般互不理睬。
直到沈昭母女俩洗好衣裳走远,秦舒才开口对母亲道:“娘,您说奇不奇怪?明明不相干的两家人,生出的女儿竟长得一模一样,刚才我差点就将讨厌鬼沈昭认成灵瑶姐姐了。”
杨氏笑笑,轻声慢语道:“谁说不是呢?”
几年前薛秦两家刚到西北时,一眼见到一个与薛灵瑶如此相像的女孩,也把大家都吓了一跳呢,后来杨氏还悄悄打听过,得知沈家也不过早他们数年落户此地的中原人。
据说沈家是被强制移民过来的,他们老家离京城仅五十来里。
这就更蹊跷了。
杨氏嘴角挂着笑,对女儿道:“说不定沈昭就是薛家遗落在外的孩子呢。”
“怎么可能?”秦舒忿忿道:“那沈昭是什么东西?怎会是薛家孩子?”
杨氏没再言语,将洗好的衣裳放进篮子后,轻声道:“回头咱们去薛家坐坐,阿娘正好要向你王婶子请教一下针线活。”
秦舒扯扯身上短了许多的袖子,摇头拒绝:“我还有活儿没做完,就不去了。”
她要回家给夹衣的袖子放两寸,免得被薛家看轻,特别是薛翼,她不想让自己的落魄被他瞧进眼里。
因为阿娘说过,再有两年自己必须嫁人,与其嫁给当地贫贱戍民,不如选薛翼,好歹两家都是流放过来的世家,万一哪天遇到大赦,也可以一同回京。
杨氏看一眼闺女:“随便你,我也是有事与那王氏说,你不在场倒也方便。”
“什么事啊?”秦舒好奇心被勾起,连忙追问:“是不是商议长兄与灵瑶姐姐的亲事?”
杨氏嗔怪道:“不许胡言乱语,若你长兄与灵瑶能成,之前咱家也不会跟沈家定亲了。”
第32章
傻子才放弃发财的机会
秦舒撅起嘴:“问你又不说,还训人。”
说着将最后一件衣裳拧干,放进篮子里:“唉,累死了。”
杨氏揉揉女儿被冻得通红的双手,叹口气:“若咱家有钱,你何须会受这份苦。”
秦舒将双手放在嘴边呵呵热气,笑道:“今日长兄不是去集市了么?万一他找到挣钱法子,咱们就搬去县城居住,到时招个奴婢帮咱们洗衣。”
有很多大族被流放过来,直接花钱住在县城或者敦煌郡,哪像自家,几年在此挪不动窝,过得比戍民都辛苦。
杨氏叹口气:“想法是好,但挣钱哪里是你想的这样容易?”
“怎么不容易?那沈家不就跟胡商做买卖的么?”
秦舒不服气道:“沈昭都能去集市售货挣钱,长兄为何不可以?”
杨氏挎起篮子,轻声道:“但愿吧,若是真能挣到钱,就给你兄长捐个小吏。”
一个小吏的缺可不便宜,哪怕在邮置做个厨子,也得出捐数千钱。
就这还得有人帮着说合才行,不然都轮不到你。
秦舒点头:“那是自然,等兄长当上小吏,就让沈昭后悔去吧。哼!仗着与灵瑶姐姐长得相似,就处处跟灵瑶比,她也配?”
杨氏闻言嘴角微勾,眼里却闪过狠厉。
不过一个亭驿小吏,竟仗势逼迫自家退亲,如此不识抬举的东西,以后必定不让他们好过!
正想着,就见秦二叔一瘸一拐朝这边走来,肩上还挑着两只陶罐,看样子也是来河边取水。
“他二叔,你家珠珠如何了?”杨氏主动打起招呼。
秦章抬眸看一眼,淡淡道:“好多了。”
杨氏微笑道:“我就说么,珠珠不过就是受了寒,多捂捂出出汗就好了,昨儿瞧弟媳吓成那样,实在忧虑过甚。”
秦章冷冷道:“大嫂说这话是想让某感谢你么?”
杨氏顿时讪讪:“感谢倒是不必,你忙去吧,咱们也回家了。”
说着拉着闺女匆匆离去。
秦章捏紧拳头,暗自咬牙。
几年前自己两个孩子生病时,他曾向大嫂杨氏要钱买药,杨氏也是这句说辞,还说小孩子阳气足不会有事,只要多休息就会好,不用吃药。
当时无论自己怎么哀求,她就是不把他的财产归还。
最后两孩子一夜过来全没了。
妻子受不住打击,跑去找杨氏拼命,杨氏这才归还一部分钱财。
现在她又说出这番话,秦章恨不得上去抽她两嘴巴。
自己把她当亲人,结果人家拿他一家当笑话,为了私藏那点子财物,大嫂可谓机关算尽。
今日若非妻子执意去沈家求药,估计这个女儿又要保不住。
秦章深深吸口气,缓缓走去河边灌水。
一晃到了下午,沈衡喜眉展展回到家,扬起手中小布袋笑道:“阿昭!十七件全部卖出!”
“真的?”沈昭赶紧接过布袋回屋清点。
十七件棉服,自己只取三千四百钱,其余都推给二兄:“剩下的都归你!”
沈衡嘿嘿直乐,一枚枚数着自己的钱币。
沈昭望一眼院子外,好奇问:“今日为何没有人拿粮换?”连羊鸡都没有,实在稀奇。
沈衡得意道:“那是因为买棉服的是戍军。”
“戍军去集市买棉衣?”
“当然!几个戍军不知从哪里得知集上有卖便宜寒衣的,就跑来将棉衣全部买去,他们还说下个集还要去,让我再有就给他们留着。”
沈衡数了半天没数明白,又重新开始数。
沈昭见他这般费劲,问:“你给戍军多少钱一件?”
“二百五。”沈衡挥挥手:“你别打岔,回头我又要数一遍。”
沈昭没好气道:“不用数了,剩下的是八百五十钱。”
沈衡震惊:“阿昭,你如何知道?”
“一件二百五,十七件就四千二百五,我拿走三千四,剩下可不就是八百五吗?”沈昭前世就在京城集市跟胡商算账,若是连这点数字都搞不明白,还做什么生意?
沈衡眨巴眨巴眼,忽然道:“不对!我还给了阿豕五钱。”
“那就八百四十五钱。”沈昭拍拍二兄:“如果你没买东西,就是这么多。”
沈衡挠挠头,将钱划拉到面前,转身跑去母亲那里要来几根麻线,认真串绳。
一百钱一串,他花了好半天才串好。
然后将八串递给妹妹,自己留下四十五钱:“阿昭,帮我收好,找到合适的弓箭买一套,或者佩刀也行。”
沈昭接过铜钱,没有立时答应:“买武器先问过阿爹再说。”
她倒是想给二兄配备武器,可一想到上辈子这货用剑刺伤武将,她又犹豫了。
万一哪天他跟人一言不合就动手,自己可没有那么多钱为其赎罪。
沈衡毫不在意道:“爹也赞同我多练习弓箭,可我更喜欢用弩,要不你帮我买个弩吧?”
“我先看看钱够不够。”
沈昭收好钱,转头问:“下次逢集你还去卖寒衣吗?”
“当然去!”第一次尝到赚钱滋味,傻子才放弃发财的机会。
沈衡揣上四十五钱,神气活现往外走,走到门口忽然又回头扒着门框道:
“阿昭,我今日还瞧见秦家小子了,他跟那薛家姐弟也去逛集市。”
沈昭不以为意:“你管他们做什么?以后离那几个远些,别着了他们的算计。”
“他们算计我?呵!你也太小瞧兄长了!”沈衡拍拍口袋里的钱:“信不信我用这些就能招揽一群人揍他?”
沈昭失笑:“信!怎么不信?不过你也不能在明面上揍他,万一他将你告去衙门,咱家岂不要赔钱?”
沈衡眨眨眼,顿时恍然:“也是啊,姓秦的看着就阴险狡诈,咱可不能栽他手里去。”
说罢一溜烟跑出院子。
沈昭见二兄走了,
赶紧关上门,召唤出小铜镜。
先把四千二百钱全部充进去,账户余额就变成九千六百九十钱。
“再有六千钱,就能凑够一万五了。”沈昭暗自激动一回,这才搜索弓弩与刀剑的价格。
结果搜索出一大堆花里胡哨的弓弩与弹弓,贵的有数千钱,便宜的才十几钱。
沈昭看得眼花缭乱,不知什么样最好,只好暂时搁置,继续搜索刀剑匕首。
第33章
药品有奇效
然而刀剑更离谱,大多是那种华而不实的样子货。
不仅不厚实,估计多割几回草都能折断。
算了,还是让老爹去郡县买,虽说贵些,到底能用个几十年。
不过,目前可以先买两把匕首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