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重生敦煌,我在大漠种田经商> 重生敦煌,我在大漠种田经商 第41节

重生敦煌,我在大漠种田经商 第41节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出了沈家,赶牛车的赶牛车,挑担的挑担。
  除了沈衡与堂哥往望沙乡方向,其余几个挑担的邻里都四散而去。
  五户邻里从沈家换了豆腐,之后去周围乡里兜售,生意很是不错。
  每人每天都能赚到一百多钱,相当于一两石粮食,比种田强多了。
  而他们的儿子又从沈家赊了寒衣棉裤,挣的比他们都多。
  这简直就像天降富贵,砸的他们晕头转向,每个人脸上笑容都多了,回家也不打婆娘了。
  当然,婆娘对他们也殷勤起来,每日端茶递水伺候着,做家务也不摔盆打碗了。
  “哎!沈娘子在家么?”一位妇人从院子外进来,笑眯眯打量一圈四周。
  张山月从灶房出来,见来人是阿豕的婶娘赵翠,不由笑道:“哟!是赵娘子啊,有啥事吗?”
  “没事就不能来看看你呀?”
  赵翠自来熟地挽住张山月手臂,神神秘秘道:“告诉你一件事,那秦家小郎今日定亲啦,你猜定的是谁?”
  张山月不着痕迹撇开她的手,问:“谁?”
  “嘿嘿,就是鱼离乡高家那个嫁不出去的悍妇。”赵翠捂嘴轻笑。
  张山月一脸懵:“高家哪个悍妇?”
  她对鱼离乡不熟,哪里知道什么高家悍妇?
  “就晓得你们不知情。”
  赵翠得意洋洋道:“我娘家便与高家一个邻里,那女郎自小就不是个凡人。”
  张山月挑眉:“如何不是凡人?”
  “刁钻泼辣呀!”赵翠压低声音道:
  “我还知道,此女先前就嫁过人,在夫家没过几天便打伤丈夫,就此被赶回娘家。”
  “那高家二房就这么一个独生女,砸锅卖铁赔给亲家后,这才将此事了结。”
  赵翠偷偷瞥一眼沈昭方向,笑吟吟道:“这回竟然又许给秦家小郎,也不知高家陪嫁多少钱?”
  张山月笑笑:“那倒也是良配了。”
  “可不!”赵翠捂嘴笑:“我赌她嫁来几日后必要闹事,沈娘子敢不敢赌?”
  张山月:“秦家的事与我何干?我吃饱了撑的才赌这个。”
  说着用水冲洗石磨,等干了再磨点麦粉。
  赵翠跟过来,摸上石磨惊叹道:“沈娘子,你家这石磨不错呀,回头我也拿点谷子磨一磨。”
  张山月不好拒绝,只得点头:“行啊,不过这个石磨挺沉的,一个人弄不过来。”
  赵翠笑道:“我家小子有力气,回头让他跟来帮忙就行。”
  张山月没言语,索性也不洗石磨了,拿个筐子捡拾地上各种形状的废弃小木块。
  这些都是秦二叔锯下的边角料,用来烧灶挺好。
  “咦?好有趣的木头,给我几个吧,我家幺儿肯定喜欢。”
  赵翠捡起一两块拿在手里打量。
  张山月很是无奈:“你捡吧,就是这东西上头有毛刺,别戳伤孩子。”
  “没事儿,我家幺儿皮实的很,不怕戳。”
  说罢赵翠开始捡木块,手里拿不下便用裙子兜着。
  张山月忍了忍,实在忍不住:“赵娘子,你孩子也玩不了这么多吧?”
  她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不拿自己当外人的邻里。
  赵翠听她这么说,这才收敛捡拾的欲望,冲张山月笑道:
  “多谢啦!我这就回去拿谷子来磨。”
  张山月:……
  “阿娘,来吃饭吧。”沈昭盛了三碗豆浆粥,又切了一碟腌菜,放在矮桌上。
  随后又将几张矮凳子摆好,招呼母亲与长兄坐下。
  沈循穿一件黑色棉服与一条大花棉裤,脚上是那种牛筋底棉拖鞋,摸摸矮凳笑道:“这种四条腿的支踵倒是挺好。”
  “这叫板凳,不是支踵。”沈昭解释一句,端起碗喝粥。
  豆浆里加了白米煮的粥浓香美味,再配上宣软的馒头,不佐菜都能喝两大碗。
  “板凳,嗯,我记住了。”沈循用左手拿起勺子,舀粥吹凉。
  沈昭吃一口馒头,歪着脑袋打量长兄,见其面色红润,精神头也好,心中担忧去了大半。
  “大兄,你手还疼吗?”
  “不疼。”其实是疼的,特别是夜晚。
  沈循望一眼妹妹:“阿昭,吃完饭你教我认字吧,那本全民诊疗上的很多字我都不认识。”
  “好。”
  第58章
  看见就来气
  用完饭,沈昭回到厢房购买一套识字卡出来。
  识字卡上有拼音字母,小青说只要先学会拼音,以后阅读文字就很省力。
  “大兄,你先学这张卡,我教你读。”
  沈昭抽出一张递给沈循:“上头字母读啊喔饿。”
  又拿出一张写字布:“这个不用墨水,你拿毛笔沾着水写,可以重复使用。
  等你掌握卡片上的字母,我再教你认下一张。”
  沈循展开写字布,用毛笔沾水试着划一道,就见一条清晰字迹出现写字布上。
  过了一会儿,字迹自动消失,实在让人惊奇。
  他抬头看一眼妹妹,有好多疑问压在心头。
  “别发愣了,跟我念:啊~”
  沈昭在门口矮桌边坐下,认认真真教兄长认字。
  沈循只好跟着念,还用毛笔写下来。
  可没等写几个,赵翠便带着她的儿子狗儿进了院子,来到矮桌前。
  “呦!认字呐,我家狗儿能跟着学不?”说着赵翠还推了儿子一把:“还不赶紧认先生。”
  沈循连忙阻止:“婶子别难为我了,我可教不了学生。”
  这女人真是没有一点边界感,自家跟她一点都不熟好吧,她也好意思提出这种要求。
  “没事儿,他就在旁陪着就行。”赵翠说着朝沈昭偷瞄一眼,推搡儿子一把:“狗儿,你阿昭妹妹也识字呢,要不你就跟她学学?你俩从小相识,定然亲厚。”
  沈昭沉下脸,站起身回了屋。
  这赵翠婶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自己又不是真的十四岁,岂能看不出来妇人的用心?
  沈循也撂下脸子,抬眸道:“这位婶子,还请不要说这些奇怪的话,你不是磨谷子的么?怎么不去?”
  赵翠被他一怼,讪讪道:“我就是开个玩笑。”
  她儿子狗儿更是脸蛋涨红,赶紧朝沈循作个揖,拉着母亲去磨谷子。
  沈循用左手写了一会儿字母,又念了很多遍,见那对母子还在推磨,心里特别烦躁。
  回到屋内,低声道:“阿昭,要不把石磨搬到院子外面吧,不然每天都有人过来磨粉,实在嘈杂的很。”
  而且人多眼杂,万一给他们看到不该看的就糟了。
  沈昭:“我也正有此意,等二兄回来让他们搬。”
  沈循点头,又念了几遍字母,这才趴在桌旁默写。
  等赵翠母子走了,三个字母已经完全掌握,沈昭又拿出第二张卡片。
  整整一天时间,沈循已经认识十二个字母。
  傍晚沈衡回来时,那五个少年也回来了。
  他们喜气洋洋,将一袋子钱交给沈昭:“这里是四千二百钱,你数数。”
  沈昭接过沉甸甸的布袋子,回屋直接充值进账户,果然是四千二百。
  “阿昭,我们还想拿货。
  “几少年异口同声道:“棉服与棉鞋棉裤各要二十件。”
  沈昭睁大眼:“每个人二十?”
  几少年摇头:“不是每人,是一起拿这么多,咱们的货物都搁在一起,拿多了怕惹人侧目。”
  “好吧,你们等会儿。”沈昭啪嗒关上门,又花去五百钱整出一批货物,数出二十件棉衣与二十双棉鞋二十条裤子,装进一只大包袱里。
  将其拖出厢房,丢给少年:“你们数数,回头再立个契书。”
  “没问题!”几少年围过来,扒拉开包袱,笑得眉眼弯弯。
  这次他们每人都净赚好几百钱,若能持续这么赚下去,那自家就要发财啦!
  签好契书,少年们抬着大包袱告辞离去,沈衡这才施施然坐在火炕上,将自己的钱袋子倾倒下来。
  “这次应该够买弓弩了吧?”他呲着大白牙笑:“你猜我今日是怎么售货的?”
  沈昭看一眼铜钱:“兑给商贩了?”只有商贾才给现钱,零售给百姓的话,多多少少都会有粮食或猪羊进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