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敦煌,我在大漠种田经商 第92节
皇帝不知老臣们心里所想,先去拜了拜神灵,见几件供品都没了,心里一喜。
吩咐内侍们重新添加供奉,自己拿起供桌上神灵留下的东西查看。
这是一本很大的世界地图,书内全部是彩色绘图,上头标注各种地名与山川河流。
而且还有各个朝代的地域图,从秦汉开始,直到三千年后的亚欧大一统。
皇帝惊呆了,连忙召集几名心腹大臣过来研究。
“这这......大汉的疆土为何越来越小?那些色目人与西域各国竟然攻占了洛阳?”
“为何会这样?”
“而且百年后大汉竟然被隋朝代替?之后又是唐宋元......”
君臣顿时麻了,只觉得后背发凉。
“不会吧?这书册定然是假的!”有人拒绝相信汉朝会灭亡,因为每次朝代更迭,无不伴随血雨腥风。
皇帝闭着眼沉思良久,道:“既然社神给出警示,咱们必须防范于未然,只是不知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大汉覆灭?”
“要不咱们再求社神给点提示吧?”朝臣们内心惶惶,不住偷瞧着皇帝。
皇帝点头:“准了,你们先准备好措辞,交给朕看过再说。”
“是。”大臣们退去太常殿,几人围坐一起研究该怎么着笔。
沈循让人端来热茶,给几位老臣奉上,自己便坐在一旁倾听。
当听到大汉即将灭亡时,他也吃了一惊。
好不容易等到下朝,沈循立刻骑马赶回家。
官宅内,妹妹与母亲、妻子正在灶房煮果子,香甜味儿飘满整个灶间。
“阿昭,过来一下,我有话对你说。”沈循道。
沈昭答应一声,从灶间出来。
兄妹
俩来到书房,屏退仆人后,沈循低声问:“阿昭,你那地图上内容都是真的么?”
“应该是真的吧。”其实沈昭没看过,但小青介绍过那本图册的内容,自己就买了发过去了。
沈循蹙眉问:“那咱们现在是地图上新历的哪一年?”
“应该还未到新历年吧?”沈昭也问过小青这话,但自己报出皇帝姓名与年号时,小青竟然无法回答。
沈昭思索片刻道:“如果从先帝那里推算,咱们应该是公元前十八年左右。”
小青说铜镜世界的历史,当前皇帝应该是刘骜才对,但据她所知,刘骜早早就去世了,根本没有登上皇位。
如今的皇帝是刘康,十二岁登基,眼下已经在位十五年。
“公元前十八年?”沈循拿出纸笔开始记录。
沈昭见长兄焦虑,安抚道:“要不我再买一本大汉历年全篇出来?”
沈循连连点头:“行啊!最好是我能看懂的文字。”
“没问题,那个世界的文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你需要什么类型的文字书籍都有。”
沈昭取出小铜镜,快速查找一番,购买一本大汉历年全篇出来。
沈循捧着书籍的手都在颤抖,忙不迭翻开查看。
当翻到王莽新政时期,眼睛睁的老大:“王莽?王太妃的侄子?好像在禁军任射声校尉,他那样的低阶武将如何能掌控朝政?最后还改朝称帝?”
沈循见过那位青年,每日早上都会在皇城门口伫立,对谁都谦恭有礼。
沈昭探头看一眼:“这本书上的历史与咱们的不对,你也不用在意这些。”
王莽姑母的儿子没有当成皇帝,她家的兄弟自然不能分封列侯。
不是一门五侯,王家便成不了气候,那王莽也只能在皇城门口当个校尉了。
沈循摇头:“那也不能掉以轻心。”这王家人就是个祸害,若是能想法子除掉就好了。
沈昭看出长兄的心思,赶紧提醒道:“大兄,此书不可给外人看到,否则就是一场腥风血雨,不知多少人要遭殃。”
而且薛王氏的娘家也姓王,保不齐自家就与王莽牵扯上。
“我晓得。”
沈循连续翻阅,越看越惊心:“此子当真不得了,不当官都屈才了。”
这时仆人来报:“女郎,薛家来人要接您回去呢。”
沈昭头也没抬道:“去告诉薛家人,我现在没空。”
仆人一脸为难道:“女郎,小的已经说过了,但来人一定要见您。”
沈循闻言合起书册,不悦道:“这薛家为何一直阴魂不散?”
第131章
薛家
沈昭想了想,起身出门:“我去外面看看,阿兄你把书册收好,不要遗失了。”
“嗯。”沈循将书放进箱笼里,这才与妹妹来到大门外。
就见门外停着一辆马车,马车旁站立一男一女两名仆人。
二人瞧见沈家兄妹俩赶紧行礼:“见过沈家郎君,见过女郎。”
沈昭摆摆手:“到底有啥事?你们赶紧说吧。”
男仆道:“今日家主设家宴,特命我前来请女郎回去赴宴。”
女仆补充:“主宾为澄阳长公主,还请女郎尽快跟咱们回去。”
沈昭略微沉思,只好点头答应:“那好,你们稍等,我去准备一下。”
转回屋内,换好衣裳,重新梳了发髻,戴上钗环,沈昭走出去便对上长兄担忧的眼神。
“兄长不用担心,有澄阳长公主在,他们不敢耍心机。”
“那你也得小心些。”沈循说着叫来两名女仆,让她们跟着妹妹与宋巧一起去薛家。
沈昭没反对,带着宋巧坐上薛家的马车,另两名女仆则与薛家女仆跟在车后步行。
来到薛家,就见宅院门口停了好些车辆,有仆人正在给牛马投喂草料与清水,或清理地上的粪便。
沈昭目不斜视走进薛宅,身后簇拥着三名女仆。
来到待客正堂,正要进去,却被薛家女仆拦住:“主母在后院,请女郎去后院说话。”
沈昭看她一眼,没说什么。
来到垂花门前,女仆又拦住宋巧三人:“你们三个不能进。”
沈昭转身看过去:“为何不能进?”
“主母交代过,外客仆人不得入内。”女仆垂眸回答。
沈昭嗤笑:“既如此,那咱们就回去吧。”说着就要往回走。
女仆急了,正要拽住沈昭的袖子,被沈家一名女仆甩手打了一嘴巴:“放肆!竟敢对我家女公子不敬?”
女仆没料到沈家女仆会打人,顿时愣住。
沈昭看一眼这位身材壮硕的女仆,微笑着点头:“打得好。”
随后问:“你叫什么名字?”
女仆赶紧回答:“奴名田秀,夫家姓赵。”
“田秀,很好的名字,回去有赏。”沈昭又对薛家女仆道:“你薛家欺人太甚,连个奴仆都敢对我出手,去告诉你家主子,我沈昭好歹也是太常少卿的妹妹,我父也是有爵位的亭长,岂能任由你们欺负?”
话音刚落,就有人拍起巴掌:“原来是太常沈少卿的妹妹,果然不同凡响。”
沈昭回头望去,就见几名锦衣华服的男子站在不远处。
说话的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长须男子,面似冠玉,长眉细眼,一副儒生模样。
有人在旁解释:“这位是瑞王殿下,女郎还不赶紧行礼?”
沈昭迟疑一瞬,朝瑞王行个礼:“民女沈昭见过瑞王殿下。”
“免礼。”瑞王微笑打量一眼沈昭,轻声道:“长公主说的不错,你倒是与那薛灵瑶生得一模一样。”
沈昭垂头不语,保持谦恭模式。
瑞王见状也不再说什么,与几名随从臣子朝正堂而去。
沈昭这才直起身,淡淡扫一眼留下来的薛家仆人。
薛家仆人躬身行礼道:“先前失礼了,还请女郎随奴进花园,长公主与主母都在赏菊呢。”
“那好,带路吧。”沈昭冷淡道。
随后,她与宋巧田秀等人跟在这名薛家仆人身后,走进一处极大的院子。
沈昭这才发现,之前仆人带她们去的那道垂花门,竟是通往另一个小院的,与这边根本不是一个方向。
她神色渐冷,默不作声来到一处大屋前。
大屋几扇木棱窗门全开,就见里面坐满了人。
而澄阳长公主就坐在主位上,她两边分别坐着薛王氏与一名陌生贵妇。
薛灵瑶与一名年轻妇人坐一起,二人正说着话。
沈昭缓缓走上前,朝澄阳长公主行个大礼:“沈昭拜见长公主殿下。”
“快起来,到我身边来。”澄阳长公主见到她很是高兴,眉眼都飞扬开来。
沈昭不明所以,缓缓靠近长公主,在她膝边跪坐下。
长公主拉过她双手看了看,笑道:“这么一装扮,倒是与灵瑶一般模样了,正好今日你姐妹俩都在,老身有事要与你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