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第8节
她当即就要点头,又思量这地段好、客流量也不少的地方,租一年怕是得要不少钱,又踌躇了起来。
袁慎己一眼看出她的担忧:“段娘子不必忧心,此房主乃是袁某旧识,家中颇有家底,如今跟着商队去了西域,此铺也是闲着,如今托着牙人对外租恁,价也不高。”
这下段知微稍稍放了些心,很是真诚地朝袁慎己道谢,又笑着说:“士农工商,商处最末,都尉尽心帮妾这个大忙,妾很是感激不尽。”
袁慎己倒是不甚在意:“女子当垆不易,其间各种心酸,段娘子上次帮胡女出头,某倒是深感敬佩。”
这话倒是戳到了段知微心坎上,在现代不觉得,在这地方卖吃食,什么类型的顾客都遇得到,也是受过些闲气。如今这四品官员竟然能些许体谅。
她不觉点点头,扭头望一眼破败着的房屋感慨道:“只愿以后能顺当一些,赚些体己给长姑,让她安度余生。”
袁慎己不免问道:“那你呢?”
段知微回过神,脸上却略微露出向往之色:“我想...我想去看看扬州的二十四桥,武汉的黄鹤楼,凉州的天梯山石窟。”
明月夜下,二十四桥垂柳依依;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长江滚滚东逝;当涂江上的月光仍静静照着青莲居士最爱的那壶烈酒;锦官城下了一场春雨,又是满目香色鲜浓的花色,那些都是怎么样的美景呢,真让人向往,让人想要见识。
袁慎己倒是未想到她有此等志向,颇为赞赏的点点头:“袁某曾路过扬州,夜市千灯、高楼红袖十分热闹。”
他微微低头看着充满干劲的段知微,露出一个微笑:“那便提前祝段娘子愿望成真。”
第10章 第十章端午与百索九子粽在曲江摆摆……
看房子的事情暂时定下来了,毕竟申请贷款还需得一段时间,这日中午段知微在后院酱豆腐乳,用盐码的整齐的豆腐在瓦缸渍了两日,今天从缸里捞出来一看,竟然馊了,上面覆盖一层黏腻的绿色液体。
段大娘刚要抱着一木盆碧绿的箬叶和茭叶迈步进来,就被这味道又熏跑了。
段知微细细看了那豆腐一会,还是没舍得丢,决定留着找个时机做臭豆腐。
端午临近,下午炸酥肉的事情段知微全部交给了阿盘,全心全意的开始备战端午。
想来长安人士极度重视端午节,段大娘去道观拈香,求来了五色桃印彩符,段知微本对此类风俗不甚感兴趣,但是见那符上画着聚宝盆和财神爷意为招财,便也兴高采烈地加入这类活动里头去。
整个坊间大部分肆铺都焚着香芸大黄和白术,香气馥郁浓烈,倒是避了不少蚊子,前两日已有客人在排队买胡饼时问了粽子的事情,段知微便满坊间打听长安人喜欢怎样的粽子。
这日总算逮到了来买朝食的苏莯,这可算是问对了人,苏莯对吃食的认识比官署事务还要清晰,讲起来滔滔不绝。
什么庾家粽子铺特特从湖州进了吴兴米,浇上晶莹剔透的蜂蜜,看起来莹白如玉,诗人都连连写诗称赞其为“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再有圣人因端午赐下了水晶龙凤糕、花精糕,可惜自己官阶太低无福享用只能去驸马府蹭姑父的。苏莯眼睛亮亮的说道“那花精糕采集了洛阳的牡丹、杭州的荷花,百种花与豆沙、糯米蒸制而成,别有一番滋味。”
段知微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准备也买些吴兴米来包粽子,却被告知之前因为虢国夫人的厨子用这种米捣成年糕状裹了豆沙馅制成了透花糍,现在该米价格居高不下,处于洛阳纸贵的状态。
段知微只好放弃,选择了较为平价的香粳米。
将糯米淘干净,跟艾叶一起浸泡,让糯米借着些艾草香,接下来便再备上一些粽子馅,段知微便准备了蜜枣、栗、柿干、银杏、赤豆、杨梅等。
段大娘看得直皱眉:“知微啊,其他便罢了,加杨梅的粽子怕是怪气哩。”
段知微边蹲在胡饼炉边熟练地包粽子,边安慰她:“这杨梅用冰糖腌渍过的,放进粽子里味道想来也不错。”
其实她心里也没有底,也是只听美食家苏轼提过“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但是加了杨梅的粽子味道究竟如何,她心里也没底。
正说着,袁慎己骑着平常那匹枣红马停到食肆外面,他仍穿着玄色的一套澜袍,只顺应时序佩了个雄黄荷包。
段知微仰头看他一眼,只觉他比平常脸更黑了,脸庞线条也更加硬朗,跟白白净净粉团一样的苏莯比,像被风霜粗粗雕琢过的岩石,粗犷气息逼人。
袁慎己倒是一眼看出段知微想法,轻咳一声解释道:“某参与了龙船竞赛,近日都在练习,想来日头毒辣,晒了一些。”
段知微很是惊喜:“赛龙船吗?”
袁慎己点点头,仔细描述了端午曲江边上会搭上无数彩楼、席棚绵延数里,头亭上则有端正孩童表演台阁故事。小龙船是百姓所划,大龙船则由官府护航,在曲江回环盘旋。袁慎己深得圣人器重,被钦点为了龙头划手。
“这么热闹啊。”段知微听得高兴,面色上带了些向往,这样恢弘的长安气象,真想去见识一下。
见她有兴趣,袁慎己道:“端午曲江风光好...段娘子...”他本想邀请她来看龙船赛事,却迟疑片刻,还是把话拐了个弯“段娘子可去曲江边摆摊...”
“多谢都尉提醒”段知微觉得这个提议十分正确
:“回头闲了去看都尉赛龙舟。”
她似乎觉得这样说不太妥当,便朝他一行礼:“祝愿都尉端午拔得头筹,回头来食肆吃粽子,妾请客。”
袁慎己没费什么力气便成功邀请了段知微去曲江看其比赛,这厢便一身轻松地骑着马迎着夕阳晃荡走了。
段大娘咬着蜜枣赶忙跑出来:“这怎么走了?”
段知微茫然不解看她,段大娘直跺脚:“袁都尉什么都没买就这么走了?”
一次能买四个胡饼的袁慎己空手走了,煮熟的鸭子飞了。
段知微这才反应过来,对哦,他特意绕来一趟就是为了建议自己去曲江摆摊吗?
端午这日段知微起了个大早,把准备好的蜜枣、栗、柿干、银杏、赤豆、杨梅依次包进箬叶里,再用五色丝线结成小巧可爱的百索九子粽,放进蒸笼里大火蒸。
见那赤豆还有剩,段知微便在赤豆里加入砂糖煮成了一团,再裹上生糯米粉,一起放进蒸笼蒸,煮成沙团样。
最后出锅的沙团呈半透明样,若隐若现透出些绵密豆沙的色泽,段大娘喜食甜物,拿了一个塞进嘴里,只觉沙团外皮软糯,在口中微微回弹,赤豆沙馅拌了大量蜜糖,豆香浓郁,绵密细腻。
把沙团和百索九子粽搬上驴车,段知微又将小柴炉放上去,扭头去拿那瓦罐,里头是发酵了的臭豆腐。
段大娘在一旁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憋住问:“这罐臭了的豆腐也带过去?”她很是担忧的补充一句:“丢远一点,别冲撞了贵人。”
这曲江边除了平民百姓,还有达官显贵,捧着一罐气味浓烈的臭豆腐在柳明花媚的曲江边上游荡,别被那些不讲理的显贵派家奴赶走。
“不会的”段知微向他们摆摆手,迎着朝阳架着驴车晃晃悠悠的离开了。
曲江边上好风华,江畔各类繁花灿若锦团,长安的王子皇孙、男女耆稚各种宝马香车,珠翠脂粉倾城而出,沿着曲江大道缓缓行来。
曲江中各类龙船千帆竞发,最远处静静停靠的最高一楼船,船首刻着金色龙头,船边插着五色彩旗,那是天子的画舫,旁边护卫的几艘小龙船,也插着各色彩旗,袁慎己应该就在那些船上。
今日天色极好,曲江碧波映着澄蓝天色,远处可隐隐约约看到终南山的重峦叠嶂。曲江两侧的草地花丛早早铺满了各色锦帐,文人墨客吟诗做赋,仕女们则手持团扇,结伴而行。
莫说游人,全长安至少有一半摊贩也到了曲江边上,段知微一路走过,发现卖酪浆的摊子最多,乌梅饮、二陈饮、白饮并罕见的五色饮齐全。
幸好自己没打算跑这来卖饮子,段知微把驴车上的沙团、粽子摆出来,不出意料的无人问津。
可不是,今日是端午,卖粽子的摊位怕是能从长安排到凉州。
段知微把小炭炉架出来,旁边一个卖白饮的梳着双髻的圆脸小娘子见段知微搬运的吃力,热情过来帮忙。
“多谢”段知微抹把汗。
那圆圆脸的小娘子抿嘴一笑又回了自己摊位。
段知微又打开了那罐发酵了的臭豆腐,发酵的气味一下子弥漫开来,拿着团扇的仕女捂着鼻子瞪她一眼加速跑走。
这下右侧卖香合、人胜的大娘不干了,直接扔了瓢过来找段知微理论“你这带着臭了的豆腐故意找茬是吧?把游人都熏跑了我们怎么做生意啊。”
幸好段知微早有准备,她赶紧解释:“大娘,再过一会这豆腐能从臭味变美味。这美味把游人吸引过来,买完我的豆腐,兴许还要在到您那买些香合。”又指了指旁边那圆脸小娘子“再去那小娘子那配点白饮。”
见大娘完全不信的样子,段知微趁热打铁:“您等一会,若我没能将这豆腐变成美味,您再赶走我不迟。”
大娘被说动了几分,半信半疑嘀嘀咕咕的走了。
段知微松口气,拿出铁板放到小碳炉上,首先做增香红油。待油温升起,加入芹菜段、姜片、蒜片炒香,让油香慢慢释放出来,果然引起了游人侧目。
再把豆腐放入其中继续炸到两面金黄,那阵浓郁的奇异香味就飘了出来。围聚过来的游人更多了起来。
有仕女好奇凑过来看,只见段知微盛好一块豆腐出来,浇上芝麻、蚝油调出来的酱料,一份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的脆皮炸豆腐就做好了。
段知微对着第一个大着胆子凑过来的仕女道:“娘子是今日第一个客人,可以免费尝一块。”
那仕女道谢接过,用竹签子插起一块放入口中,只觉外酥里嫩,再咬上一口,汁水四溢,咸香的风味浓郁,还有隐隐的辣味。
“甚好甚好。”那仕女吃着开心,掏出荷包:“妾要再买一份,去跟姐姐妹妹们分享。”
万事开头难,只要有第一个人买了,后面翘首观望的客人也都围绕了过来,段知微一边吆喝一边推荐自己包的百索九子粽,九个粽子用九色的绳捆在一起玲珑可爱。
段知微向买粽子的顾客道:“这九个粽子,每个味道都不相同,里头包了蜜枣、银杏还有杨梅,各位风味,吃起来别有一番乐趣。”
在她的热情推销之下,粽子和炸豆腐卖的很好,炸豆腐吃着有些燥需配些饮品,因此连带着旁边圆脸小娘子沾了光,一桶子白饮也一早上全部卖空。
第11章 第十一章曲江观龙舟赛龙舟赛拔得头……
段知微正沿着江边一排碧色垂柳缓缓游览,忽觉有人跟着,扭头一看,竟是刚刚那个卖白饮的小娘子。
小娘子瞧着年纪还小,还是玩纸鸢、九连环的年纪,一张圆圆脸,短粗眉毛,眼睛像两颗紫葡萄又大又亮,跟了段知微一路,见她转身,慌张地低头搓搓手。
段知微觉得她甚是可爱,像以前家里养的小花猫,便走了过去半蹲下笑问:“是有什么事吗?”
那小娘子嗫嚅了一会,突然双手抱拳庄重的对着段知微行礼道:“娘子不到一早上就把食物全部卖完了,而且那沙团软糯甘甜,是儿吃过最好吃的沙团。”她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道:“希望娘子能收儿为徒。”
段知微愣了愣,没想到出来一趟竟然还收获了拥趸,只是食肆目前还未成型,那边甚至还需问寺庙借钱,还有了个阿盘,现在就要再雇人,真怕发不出工钱。
那小娘子见段知微犹豫,急得涨红了脸道“儿名唤蒲桃,家中一直靠卖白饮为生,只是白饮寻常,终日也卖不出多少,赚不到祖母的一副汤药钱。今日沾了娘子光,竟然小半日便卖完了,还请娘子教教儿如何经营,儿可以不要工钱。”
免费的员工段知微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但是不给工钱等于压迫,段知微自觉爱钱异甚,但是也没丧良心到这种地步,见蒲桃年纪小说话诚恳,性格良善,又见她一双小手上遍布着干活的老茧,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蒲桃见段知微答应下来甚是欣喜,段知微把段家铺子的方位告诉了她,蒲桃唤一声“多谢段娘子”而后欢天喜地的走了。
段知微还沉浸在天降员工这桩好事中,就被被远处欢呼声唤回来。
头亭上已经有彩衣打扮的小儿水嬉,来一出热闹的童子拜观音、指日东升,演得惟妙惟肖甚是精彩,赢得阵阵欢呼声。
岸边斗草的游人也不斗了,簸钱的人也不簸了,一股脑儿的挤到了曲江边上。段知微身量不足,挤不进去,在曲江边缘围绕了好几圈,才堪堪在几个仕女之间寻了个空隙挤了进去。
岂料立刻被人打量了几眼。
段知微尴尬地发现那几位穿着华丽的仕女中,有那日在南严寺买走她手上所有荷花糕的杜有容。
杜有容倒是没能认出她,只是年轻的高门娘子想表达什么不一定需要靠嘴说。
她只需要打量一下段知微翠色裙摆上因劳作而产生的褶皱,再看一眼段知微头上不值钱的镂空叶脉簪,就能清晰切明确的表达“你这个土鳖”这层意思。
段知微只好悄悄往旁边挪了一挪。
随着伏鼓吹手的节奏,发令者身着葛袍璎帽,先鞠躬唱个大喏,而后手挥五色旗帜,各龙舟认旗色回朝盘旋,曲江岸边的游人都不怎么敢讲话,气氛似乎一触即发。
最后一声号角响起,千
帆龙舟如飞箭一般穿梭在江面之上,金吾卫的军旗是金线勾勒的麒麟,在一众船中尤为明显。
袁慎己便是金吾卫的当头之人,他今日没有服绯袍,也没有佩戴那身明光甲,只赤膊挥动短桨,手臂青筋暴起,额头上滴下汗珠来。
羽林军的船列开始发力,在快速逼近,两船正在激烈之际,伏鼓手立时大力挥舞手中鼓棒,鼓声如雷鸣震天响。
段知微莫名有些焦躁,许是熟人在船上,段知微很是希望袁慎己那队能赢,甚至坏心眼巴望着羽林军的船能突然侧翻一下什么的。